【而司馬丕和皇後因為亂服用丹藥,最終夫妻兩個雙雙死去。】
【在位五年因沉迷丹藥,無法理會朝政。】
【享年25歲。】
【是為晉哀帝。】
【司馬丕死後,由弟弟司馬奕繼承皇位。】
【這個時候的桓溫已經是掌控大半個東晉的兵權。】
【掌握朝綱。】
【桓溫對皇位虎視眈眈,更希望皇帝能把皇位禪讓給自己。】
【桓溫於是說司馬奕不能生育,後宮的三個兒子都是他人為理由。】
【奏請褚太後廢帝。】
【褚太後無奈同意了。】
【司馬奕怕桓溫惦記,給自己招惹殺身之禍。】
【被廢之後故意表現平庸,終年45歲,也算是善終了。】
【是為晉廢帝。】
後世實時彈幕——
“司馬懿看了都哭了,被廢的皇帝司馬奕反倒活了45歲。”
“比竇娥都冤啊!”
“不是有滴血認親嗎?”
“臥槽,想什麼呢?你是想讓桓溫造反?說你不能生育,那就是不能生育。”
“桓溫直接當皇帝不就行了嗎,在那傲嬌啥?真以為皇帝會禪讓給你?”
“晉廢帝這個諡號也是牛。”
“怎樣證明孩子不是司馬奕的啊?”
“司馬家居然也會被這樣。”
“從史實來說,桓溫打仗還是有一手的,隻不過後期年紀大了腦子也不行了。”
“桓溫有句話說的好,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那麼就遺臭萬年。”
“回複樓上流芳百世沒有,遺臭萬年也沒有,倒是留名千古是真的。”
“司馬家這也太悲催了(笑哭)。”
“我靠,這比董卓還牛逼。”
“桓溫年輕時候是個英雄,中年到晚年是個大壞人,梟雄加奸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桓大司馬人生信條是,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
於是他選擇乾票大的,提兵入健康。
廢掉皇帝司馬奕(狗頭)。”
“要我是桓溫就直接大開殺戒,學學司馬懿。”
“司馬奕不能生育,桓大司馬是為了大晉,才廢了他的(狗頭)。”
“桓溫太飯桶了,要是我直接自立為王。”
“這貨都能隨便廢立皇帝了,還不篡位。
就等著晉室主動禪讓。
搞得他兒子桓玄等他死後還得重新來過。
所謂天予不受,必受其咎,活該桓楚不到三年。”
“你們以為桓溫不想自立為王?他威望不夠,沒搞定世家大族。
你權傾朝堂可以,但是想要取司馬家代之,怕會引起滅族之禍。”
秦朝。
始皇嬴政皺眉道“又是一個被丹藥害死的皇帝。”
“東晉的皇帝怕死,都快有癔症了。”
“也不能怪他。”
“實在前麵的幾位皇帝都命太短了。”
“更加讓人感覺到諷刺的是,晉廢帝因為被廢,反倒活的久了一些。”
公子扶蘇歎息一聲道“不得不說,東晉的皇帝也太倒黴了一點。”
“從東晉開始。”
“每一朝都有把持朝政的權臣。”
“而且還都不把皇權放在眼裡。”
“這才鬨出這麼多的荒唐事情。”
“兒臣仿佛感覺到有一雙冥冥之中的大手,籠罩在東晉皇室上方。”
“成年後的東晉皇帝要麼被廢,要麼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