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空間。
司馬懿猛地起身咆哮道“該死的反賊!”
“敢謀反我司馬家的皇位,該死!”
“我要滅他三族!”
真是沒有天理!
司馬家皇室還在,後世的彈幕就在稱讚討論劉裕。
連一個為司馬家惋惜者都沒有。
太大逆不道了。
東晉其他皇帝都是低著頭,大氣不敢出。
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恐怕這已經是東晉末年了。
而這個時候,又恰巧是一個傻子皇帝在位。
什麼都無法改變了!
【劉裕掌控八州兵權後。】
【在東晉皇位上的還是個傻子皇帝。】
【劉裕這個權臣的話,就格外的重了。】
【如果皇帝是個正常人,也許還會有臣子會擁護。】
【一個傻子皇帝,擁護了也沒有任何好處。】
【這一點劉裕占了不少便宜。】
【先前東晉的官場風氣腐敗,桓玄想整治卻沒做到。】
【而劉裕以武力約束,不久就讓朝中的官員收斂了不少。】
【一時間,東晉的風氣變好了。】
【隨後就是劉裕平亂東晉內部,不停的升官。】
【在琅琊王氏的王謐死後。】
【劉裕讓自己的幕僚劉穆之入朝輔政,掌握朝政大權。】
【而劉裕自己則上表朝廷北伐。】
【其實這個時候,東晉已經變成了劉裕的一言堂。】
【所謂上表也就是做做樣子罷了。】
【很快獲得允許的劉裕開啟了北伐之路。】
【然而北伐的大軍剛攻破南燕,東晉的後方就開始亂了。】
【先是盧循叛亂,欲要攻健康。】
【劉裕無奈,隻能班師回朝平叛了盧循之亂。】
【隨後又平定了劉毅的叛亂。】
【並且派遣朱齡石滅掉了譙縱。】
【在穩定了東晉的大後方後,劉裕趁著後秦皇帝病死,內亂頻頻,再次北伐。】
後世實時彈幕——
“古代活得久才是最大的優勢,一個劉裕,一個郭威,都是死太早了。”
“可惜劉穆之死太早了,長安內亂死了好幾個將領。
有劉裕在長安就不一樣。”
“所以說起兵要名正言順,否則注定失敗。”
“劉裕太尷尬了,大器晚成。
導致壽命不夠,未能在有生之年統一。
可問題是如果劉裕起步早,麵對的就會是王猛、慕容珞、慕容垂這些人。
他還能一路平推嗎?”
“劉裕的初創團隊裡麵能獨當一麵的名將,差不多有十個。
北方一直在分裂。
南方糧草沒問題的話。
20年左右就能統一全國。”
“回複樓上不用二十年,多線出擊,劉裕總攬全局就行。”
“不行的,南方不穩,內部矛盾重重,看似差一點,實際上差了十萬八千裡。”
“劉裕能打,但要親征那種類型,手下也說不上都很強。
頂級武將差一個,雖然都優秀。”
“劉穆之後麵不死,後方無憂,劉裕就可坐鎮關中經營,還是有可為的。”
“劉裕北伐是南朝唯一的機會。”
“可惜就是劉裕出身太低,要是謝玄,桓溫那樣出身,真能光複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