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不能成事。】
【他沈慶要是這個時候能輔佐明主,定能撥反為正。】
【一番計較後,沈慶之反把書信交給了武陵王劉駿。】
【劉駿重用沈慶之,率軍討逆。】
【並向全天下發布討逆檄文。】
【各地紛紛相應加入了起義軍。】
【劉駿成功將劉劭與二兄擒殺,隨後繼承大統稱帝。】
【劉劭以“弑父”的手段,奪得皇位。】
【被後世所不恥。】
【在宋書中記載劉劭並不是以正統皇帝,而是元凶劭。】
後世實時彈幕——
“這位一言難儘。”
“劉宋最後的明君。”
“劉駿典型的重馭世之術,輕經世之道。
從劉義隆之後,劉宋皇帝無忠、無德還無孝。
劉駿嘲笑劉義隆是個農家老頭。
劉子業就嘲笑他爸是個酒糟鼻子。”
“劉駿被低估了,和魏明帝一樣的人物。”
“劉子業阿父的大酒糟鼻呢?”
“南朝少有的英明君主劉駿。”
“劉駿推行土斷得罪江南士族,又因為屢敗北魏,收複青州。
所以得到了南北方後世史書的一致抹黑。”
“劉宋在劉駿手中發展到了巔峰,在他手裡徹底完成了東晉末年到南朝的轉型。”
“劉駿是一個合格的帝王,雖然私生活有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活的太短。”
“孝武帝劉駿活的太短了,他的改革沒時間轉化為國力。
以至於看起來他在瞎折騰。
但是抑製兼並,重用寒門的大方向抓的很準。”
“劉宋其實底子還是不錯的,就是毀於內鬥。”
“劉駿也是個昏君。”
“南北朝應該是九品中正製,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劉駿也是個能人,可惜死的早。”
“劉駿乾了一點實事。”
“遇上劉駿是多少寒門子弟的夢想。”
“劉駿的一些政策比他爹強多了。”
“屠殺百姓沒得洗,但在劉宋除了武帝文帝就他孝武帝劉駿了。
其他一個比一個奇葩。
劉宋皇帝天天殺宗室內鬥。”
秦朝。
始皇嬴政期待道“新皇帝劉駿如何,後麵自然能看到。”
“寡人現在好奇的還是帝王空間。”
“劉劭無論如何也做了皇帝,應該是有進入的資格。”
“寡人倒要看看,他如何麵對自己的長輩。”
西漢。
劉邦扶額歎息,本以為劉裕為漢室後人建立劉宋。
是給劉家揚名。
也對,劉裕確實是給老劉家揚名了。
可是劉裕的這些子孫後代,簡直是沒法看。
宋文帝劉義隆倒是還不錯,雖然三次北伐都失敗了。
但是好歹也開創了盛世。
可他劉義隆不懂怎麼教導兒子。
竟然造成了這個兒子相信巫蠱,還用來害自己的父親。
事情不成,還敢發起政變。
像這種無德之人,劉邦甚至厭惡太子劉劭姓劉,是劉家的子孫。
事情過去了也沒有法。
但是劉邦從天幕上看到,劉宋從此開始極為荒唐,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