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讓親信和弟弟各掌兵權,互相牽製。”
“侯安都也是活該被殺。”
“是個皇帝都不可能容下侯安都這種悍將。”
“要是陳蒨九泉之下知道弟弟還是篡位殺了兒子,肯定要被氣死。”
“直接兄終弟及多好啊!非要弟弟翻臉。”
“侯安都絕逼無法善終,就是後麵再低調。
隻要不死在陳文帝前麵,陳文帝就是臨死也要帶他走。”
“侯安都要是不死,陳伯宗帝位穩穩的。”
“回複樓上你可拉倒吧,侯安都最不可能安分了。
你看看侯安都都做了什麼?
先是去後宮逼章皇後交出玉璽,擁立陳文帝為帝。
又揣測皇帝的意思,暗中殺了陳昌。
還不知道低調一點。
自覺有功於陳文帝,囂張跋扈。
侯安都不死就奇怪了。”
“陳文帝用一城換回了弟弟陳頊,還給予重權,甚至有想過把皇位傳給這個弟弟,結果陳頊篡位南陳。”
帝王空間。
被陳武帝陳霸先一頓棍打的陳文帝,剛休息了一會。
感覺身上沒有那麼痛了。
哪知天幕披露他陳蒨剛死。
弟弟陳頊就篡位了,陳蒨一口氣沒有上來,差點沒有憋死過去。
早知道如此,他陳蒨就不該把陳頊贖回來。
真是妥妥的白眼狼。
【陳文帝臨死前安排了三個輔佐大臣。】
【然而他人一走。】
【陳頊就把持朝堂,大肆安排自己的親信。】
【根本就沒有把另外兩個輔佐大臣放在眼裡。】
【甚至想要架空這兩個輔佐大臣。】
【見情況不妙,輔佐大臣和朝中大臣一商量,他們以太後的名義詔書,要把陳頊調走,讓他遠離京城。】
【陳頊也是無賴。】
【直接說詔書為假,是不法分子偽造的。】
【然後把一眾參與了詔書的大臣,抓了起來處死。】
【從此以後,陳頊權傾朝野。】
【基本這南陳也就由他說的算了。】
【在時機成熟後,陳頊把侄子陳伯宗廢為臨海王。】
【自己稱帝。】
【是為陳宣帝。】
【陳頊在稱帝後,殺了陳文帝的兩個兒子。】
【陳頊雖然得位不正,還以怨報德,但是他在位期間乾的還算不錯。】
【他勤政愛民,出了不少惠民惠兵的政策。】
【把南陳經營的很不錯。】
【陳頊還力排眾議,對北齊進行了北伐。】
【而且還讓他成功了。】
【然而好景不長。】
【北地的北齊衰弱,就代表了北周強盛。】
【就在北周攻伐北齊的時候,陳頊想要渾水摸魚。】
【占據更多的地方。】
【哪知北周大軍凶悍異常,南陳遇到大敗,連連敗退。】
【甚至之前收複的地方,都丟了。】
【主將也戰死。】
【南陳遭遇慘敗,陳頊憂憤。】
【在他53歲那年,病逝。】
【在位一共14年。】
後世實時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