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李氏得天下(1 / 2)

【楊廣隨後召集大臣,商量如何應敵。】

【在這種命懸一線的關頭。】

【蕭皇後的弟弟簫瑀提出,想要把城池守住,就要安撫這些守城士兵。】

【而這些士兵大多不想再去遼東打仗。】

【要是陛下能承諾不去東征,再給予重賞,一定可以極大的鼓舞士氣。】

【還有就是派人去向義成公主求救。】

【大臣們提出的建議,楊廣都同意了。】

【並總結出了三條策略。】

【第一就是派人去求救義成公主。】

【因為義成公主嫁到了突厥,有一定說話權,再加上之前就是她找人提醒,所以去求救無可厚非。】

【第二條就是向全天下下詔令。】

【讓各地勤王的大軍前來救駕。】

【第三條就是鼓舞守城的士兵。】

【楊廣在所有守城將領的麵前承諾,不再東征。】

【且隻要守城有功者,直接為六品官。】

【還有獎勵。】

【要是現在已經有官職的,可以累加。】

【重賞之下,守城的將士們果然士氣大振。】

【而且陸續來勤王的援兵也陸續趕來,這些勤王的部隊中就有李世民。】

【當然了,這些來支援的兵並不多。】

【想要一下子擊敗突厥,也不可能。】

【但是他們能襲擊騷擾,大大減輕守城將士的壓力。】

【而突厥那邊久攻不下,又收到義成公主來信,說北方有敵來犯。】

【突厥可汗隻能被迫退兵。】

【楊廣在雁門被困了一個多月,這才帶著十幾萬人馬回東都洛陽。】

【去的時候有多氣派,回來的時候就有多狼狽。】

【就這樣,楊廣還得論功行賞。】

【他承諾將士的。】

【隋朝的國庫已經沒法兌現。】

【楊廣在賞賜了一小部分人後,作罷。】

【而許諾守城將士的六品官,也成了從九品。】

【這自然引起了不少將士們的不滿。】

【當然了,這隻能算是小事。】

【讓隋煬帝楊廣憂愁的是,有一句讖語說隋朝大亂,要改朝換代了,而最終將會是李氏獲得天下。】

後世實時彈幕——

“讖語絕大多數是後人附會,極少數是巧合。

華夏曆史之所以讖語很多,是因為文化的原因。

普羅大眾信這個,而出現讖語會有很多因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讖語這玩意,有可能是自己造勢,也有可能是敵人策略,還有就是有超前眼光的人利用各種情況分析出來的。”

“楊花落,李花開。”

“為什麼就那麼的巧合。”

“愚昧來源於讖語,讖語產生了愚昧,然而讖語沒錯,愚昧卻是個貶義詞。”

“古代有很多預測,哪個預測準了?

其他的都消失了,剩下的對,所以那個預測的很準。”

“這些都是古代的認知戰和輿論戰。”

“這個讖語是有人說的瓦崗寨的李密吧。”

“這個讖語應該不是李淵搞的,嚇死了,李密做的,卻成全了彆人。”

“就魏晉南北朝那全是親戚互殺的格局,我要是楊廣,第一個就是殺李淵。”

“回複樓上;李淵和楊廣是表親關係,這個時候還在幫朝廷平亂,李世民還去雁門勤王,怎麼殺?”

“回複樓上殺李淵有毛用啊,隋朝又不是李淵滅的。

你楊廣又不是李淵殺的。”

“就是為了師出有名,古代的讖語確實不用太認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