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敬德淩煙閣第七,秦叔寶好像是最後一個。”
“秦瓊自太宗上位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是病臥在床,沒什麼建樹。”
“唐太宗拿弓,宋太宗駕車,這天下還有誰擋得住。“
“回複樓上必須是驢車。”
唐朝。
李世民輕笑道“好!又兩個封門神的愛卿!”
“尉遲敬德和秦瓊你們為大唐屢立戰功。”
“這是你們應得的!”
尉遲敬德和秦瓊對視一眼,笑意止不住的起身行禮拜謝。
帝王空間。
宋朝陣營。
宋太宗看到一條彈幕,臉色漲紅一片。
什麼叫唐太宗拿弓,宋太宗駕車,這天下還有誰能擋得住!
有意思嗎!
有必要還特意說是驢車嗎?
真是豈有此理。
趙匡胤狠狠瞪了他一眼道“活該!廢物一個!”
【還有一位值得特彆說下,那就是徐世績。】
【在不少戰役中,徐世績取得了戰功。】
【一戰擒兩王、滅突厥等都有他的身影。】
【徐世績因為被賜了李姓,又要避李世民的世,於是改名為李績。】
【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麗沒有建樹。】
【導致了天下大亂。】
【李世民呢,也東征過高句麗。】
【這高句麗在隋文帝楊堅時期,就開始不老實,想要擴張地盤。】
【在李世民時期,對大唐的附屬國用兵。】
【李世民決心禦駕親征率十萬大軍征討高句麗,大將李績隨行。】
【這一戰,唐軍如虎入羊群勢如破竹。】
【李績先後在蓋牟城和遼東城摧枯拉朽大破敵軍。】
【斬首數萬敵軍。】
【俘5萬。】
【隨後唐軍又在安市城郊大敗高句麗大軍。】
【斬首兩萬敵軍。】
【高句麗被殺了膽破心驚,不敢再出城迎戰。】
【安市城易守難攻不說,再加上天氣極度惡劣等原因,李世民當機立斷選擇退兵。】
【這一戰雖然沒有徹底滅掉高句麗。】
【但是也消滅了高句麗的大部分主力軍。】
【動了其根本。】
【也為了後麵滅掉高句麗打下基礎。】
【這一戰唐軍隻陣亡2000人左右。】
【隋煬帝後麵的兩次征伐高句麗,有極大一部分是為了麵子。】
【李世民對沒有征服高句麗心裡肯定是不爽的,但是他並沒有再次征伐。】
【等李世民死後。】
【高句麗內亂,李績趁機再次進攻高句麗。】
【已經年老體衰的李績,用兵如神。】
【一連攻克高句麗十六城。】
【後麵高句麗更是紛紛投降唐軍。】
【最終李績攻入平壤,存在了數百年的高句麗滅亡。】
【李績凱旋回朝,先是去李世民的墓前祭拜,算是了卻李世民的一個遺憾。”
【在次年,李績安詳離世,享年76歲。】
【70多歲的李績用行動證明了,唐太宗李世民沒有看錯人,也沒有把太子托付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