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好,好一個詩聖!”
公子扶蘇連連讚歎道“這就是盛唐的詩人嗎?”
“怪不得先前有人說,李白繡口一吐,就是一個盛唐。”
“而杜甫眉頭一蹙,就補全了半個大唐亂世。”
“這兩人當真是天人。”
“這些詩真的太好了!”
東漢末年。
曹植連連輕笑道“又是一個詩聖!”
“這盛唐真的是讓我驚喜連連。”
“這一句句詩,簡直是渾然天成。”
唐朝。
杜甫看到“詩聖”二字,笑著搖頭道“誇大了。”
話是這麼說。
但是能明顯看到他的開心。
畢竟在唐詩中能被人這麼推崇,是個文人都不會不開心。
【杜甫的先祖祖父輩曆經幾朝,有名將、有學者亦有詩人和官員。】
【算是書香門第。】
【杜甫出生的次年,便是開元盛世初。】
【他呢,從小身子骨弱。】
【但是文學天賦極高,七歲就會作詩。】
【在開元二十三年,杜甫科舉考試沒有中第,於是他登上了泰山。】
【作出了《望嶽》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然而,杜甫雖有才。】
【卻屢屢在仕途上受挫。】
【一直到杜甫35歲時,他遇到了一個機會。】
【唐玄宗詔令天下,讓所有有才能的人來長安參選。】
【可悲的是。】
【杜甫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被選上。】
【而當時的唐廷宰相為了逢迎聖上,故意如此安排,隨後上書唐玄宗說“大唐野無遺賢”。】
【意思就是說,在唐玄宗的主持下。】
【大唐把天下所有有才能的人,都招到朝堂上了。】
【導致了除朝堂外,再無賢士。】
【而這次的招賢納士一個人都沒有錄用,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
【杜甫知道自己的才能,有。】
【可是始終無門報國,受不到重用的他。】
【在失望和窮困潦倒中,屢屢碰壁。】
【在杜甫四十四年,得了一個小官。】
【可是這個時候大唐天下大亂了。】
【戰亂和幼子被餓死,讓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大唐盛世沒了。】
【也導致了杜甫的晚年同樣懷才不遇。】
【最終在59歲這年去世。】
後世實時彈幕——
“冷知識李白比杜甫大11歲,兩人第一次見麵都是鬱鬱不得誌。
之後又見過一次麵,同遊。
兩人屬於摯友知己。”
“一個聖字隻有杜甫,他配得上!”
“杜甫生不逢時啊!”
“看完杜甫的介紹,真的感慨萬分,飄泊的戰亂歲月。
懷才不遇的人生際遇。
他的詩基本上都是經典,年少時覺得他的詩大部分都是抑鬱。
長大成人,才知道什麼叫身不由己。
一肚子的才華,卻遭到奸人陷害,為他不公!”
“沒有這些苦日子,杜甫估計也寫不出這麼多的千古名詩。”
“看得想哭,比起李白杜甫好讓人心疼,那麼有才華的人卻潦倒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