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宮廷歲月167(1 / 2)

宮廷悠遊歲月 三春景 9291 字 7個月前

郭敞的確有給素娥封妃的念頭。

至於說眼下四妃乃是祖製, 不好更改——這話是沒錯,卻有一條,天底下都是人定的規矩, 而不是規矩定死了人,至少對有足夠權力的人是這樣。自古以來壞了規矩的皇帝還少嗎?說到底,都是‘權力的小小任性’而已, 大家甚至某種程度上習慣了。

當然,這不是說改規矩這件事是容易的, 作為封建社會規矩的最大得益者, 有腦子的皇帝一般也不會自己壞規矩。除非是原本的規矩已經侵害到自身利益了, 不然費那麼大事和其他人勾心鬥角, 實在無必要。

不過偶爾也會有例外,譬如郭敞此時想要在妃位上再增加一名的想法...原本他顯然是無所謂四妃的, 增加一妃對他也談不到實際利益。但這種事偏偏又是朝臣特彆願意較真的——這無關朝廷, 完全就是皇帝的‘家事’,說起來就是單純的‘私心’了。

這對於朝野來說,就很容易上升到道德問題,皇帝是不是有沉溺於女色的情況?是不是聽信婦人之言, 就要更改祖製?更改祖製其實不是大問題,隻不過多數時候大家不會擺到明麵上說, 而擺到明麵上說的,其實就是大家反對的。

“你瞧瞧, 朕就說此事有的是官司要打,這才放出些許風聲, 就有流言紛擾了。”郭敞聽了內宦彙報最近一些後宮風聲,就對一旁的王誌通說道。

其實不隻是後宮對郭敞要在四妃的基礎上增加一妃,從而封素娥為妃的‘小道消息’議論紛紛。前朝也有些言語, 隻不過當下隻是‘小道消息’,沒有正式公開的事,要怎麼勸諫?最多就是旁敲側擊他這個官家要遵循祖製、勿要為婦人所亂等等。

這就像是沒表白之前,被喜歡的那個人也不好拒絕。

王誌通感覺郭敞並不為前朝後宮的不滿生氣,當下也心安了,笑著說道:“說起來,此係官家家事,有什麼可說的呢?官家也不必多慮,後宮不必說了,就是前朝,不過是相公們一時置氣。到底官家是官家,這等事做什麼一直和官家過不去?”

這話說的也不錯,曆史上的皇帝隻要不是完全被架空了,決心下定,後宮之事很少不能如願的——如唐高宗和武則天那樣,接進宮是一重阻礙,封昭儀這樣的高位又是一重阻礙,最後讓武則天做皇後更是阻礙中的阻礙!

其中還混合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權力鬥爭,以及對一些望族的打壓,強度更是一般不能比。然而還不是做成了?相比起來,郭敞不過是想給素娥封妃而已,根本算不得什麼。

說到底,前朝臣子會不滿這種事,更多還是因為擔心皇帝完全不受控,什麼事都肆意妄為起來。阻礙勸諫什麼的,做做也就算了,成功阻止了皇帝一次是不錯。要是沒成功也不是不能接受,隻要讓皇帝意識到這事情做起來麻煩,輕易不會做一次也就夠了。

郭敞也是意識到了這些,所以才能這樣輕鬆的。甚至他提前放出一些‘小道消息’,原因也很明確,一來可以試探大家對這件事的接受程度,方便後續調整策略。其次,也是先讓大家議論起來——這時候不滿就會發泄一部分,等到事情公布出來,反對力度反而不會那麼大。

“這個道理朕哪裡不知道?”郭敞笑著搖了搖頭。

王誌通瞧著郭敞情緒很不錯,刻意趁機問道:“官家今次給了高順儀天大的恩典,怎麼官家就不給高順儀說一聲?也好叫高順儀感念陛下。如今這般不言語,怕是高順儀聽人說起這事兒,還覺得這是假的呢!”

一般人聽到一條流言,正常是持懷疑態度。要分析現有的情報,以及事情的邏輯性來判斷真假可能性。但關鍵是,素娥作為事情的當事人之一,她從未聽過郭敞提這件事,自然更容易覺得這是假新聞。

當然,王誌通其實並不是為這個原因才說這話的。之後郭敞果就和他猜的那樣,有些奇異的高興,道:“這就是你所不知的了,素娥性情最怕麻煩。朕自做了決定,她麵上會說好,心裡卻發愁。”

“索性她愁來愁去也無用,不如叫她不知道此事,或者以為此事是假的,心裡放寬些。再者,這算什麼恩典,也值得特意叫她感念?真要大張旗鼓地與她說了,反而叫我們都不自在。”

王誌通如今是瞧出來了,官家正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呢!高順儀什麼都是好的,哪怕有些東西官家會不高興,但那其實是另一種好——所謂‘任是無情也動人’,‘無情’難道是什麼好詞嗎?不過是放在這個人身上另有一種動人,所以好罷了。關鍵是這個人,而不是‘無情’。

郭敞並不覺得給素娥封妃這件事會有實質上的困難,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在一開始就遇到了阻礙。

阻礙來自於王誌通都忽略了的地方(至少口頭上是忽略了),即張皇後...王誌通認為在封素娥為妃這件事上,於後宮是‘不必說’,這是因為後宮唯有皇後這個‘正妻’有資格對這件事發表意見。而以張皇後如今的處境,其實不應該反對的。

張皇後以皇後來說,沒有原則性的錯誤或彆的大錯,但她也沒有保障其特殊地位的優勢。她出身是不錯,可沒有不錯到被保送皇後之位,實際上當初的皇後候選人可不止她一個!就單純比出身的話,宮裡也不是沒有比她更高的。

而出身之外,她甚至劣勢多多,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無寵且無子。單純的無寵或者無子,問題還不大,曆朝曆代也不少無寵或無子的皇後,不耽誤她們坐穩皇後寶座。隻不過無寵且無子,那就是非常危險的信號了。

很多以‘無子’之罪被廢掉的皇後,根本問題其實不是無子,而是她們無子的同時還無寵!

張皇後過去雖然時不時會不滿,甚至反對郭敞的一些決定,但總的來說是配合的。郭敞對此也沒什麼不能接受,畢竟是皇後呢,怎麼可能真的就是皇帝的應聲蟲。事事順從的隻有婢妾,哪裡是妻子的樣子?

張皇後的配合,既是對皇權的服從,使她相比起普通的妻子更容易屈服。也是因為她對自己的境況是有認知的,打鐵還需自身硬,不是霍光那種級彆權臣的女兒,同時還無寵無子的皇後,有幾個敢和皇帝硬抗?

所以,郭敞和王誌通都想到了張皇後會發發脾氣,或許還會和郭敞不滿抱怨,但最終總會接受。

但超出預計的是,張皇後對這件事的反抗情緒高的驚人!當郭敞將這件事與張皇後說開,她就明確表示了反對。

這一次她並沒有發脾氣,沒有和郭敞口頭上爭辯,她是一言不發的,但就是不配合。這種‘軟對抗’其實更難搞,郭敞又沒有廢後的想法,皇後硬是不願意配合,他一時之間門也有些不好下手——這就如民間門,稍講究些的人家裡,大娘子不點頭,做丈夫的也很難納妾。

是的,此時要求妻子不能嫉妒,否則就是‘善妒’,身為天子女子表率,母儀天下的皇後更不能犯這個錯。但‘善妒’並不是指不讓丈夫納某個女子,而是不允許丈夫納任何一個女子,這是有很大區彆的。

畢竟,如果是某個不合適的人選,丈夫又執意,妻子還有勸諫的義務呢!這是受褒獎的。

另外,郭敞也不得不顧忌外界的言語,之前不在意是因為可控,些許流言不重要。而如果張皇後非要和他硬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怕是就連前朝朝臣也會更加反對——這裡的重點並不在張皇後,張皇後家在朝廷並無特殊影響力,張皇後自己也沒有‘賢名’或者‘太子’這類能讓朝臣幫她的籌碼。

這裡的重點還是郭敞,郭敞表現出的皇後極力反對,也一定要抬舉某個寵妃的傾向,這是更‘危險’的...至少那可不是明君該有的樣子。

尤其是在這件事上,郭敞確實‘理虧’,雖然他自己不這樣覺得——正常的晉封後妃,皇後也沒理由阻止,找不到皇帝和妃子的錯,那就真成撒潑了。但具體到郭敞想封素娥,隻當下四妃俱全,就足夠張皇後站在更有優勢的位置了。

貴德賢淑四妃無錯,郭敞也的確沒有貶她們哪個的想法。這時候要封素娥,就得增加一個妃位名額,這顯然是破壞製度的行為啊!

而破壞製度這種事兒,向來很微妙,或許是一件小事,但當事人在道德上會麵臨極大危機。換個說法就是,其他人都能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反對他了。

“聖人這又是何必,有什麼事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教它過去?到時候還樂得輕鬆!”張皇後的心腹鄭姑姑輕聲細語地勸慰張皇後。

自從郭敞對張皇後說了要給素娥封妃的打算後,張皇後並未直接反對,郭敞走後她也沒對宮人發怒。但這種‘平靜’,以及硬抗到底的舉動,更讓她身邊的人擔心。既擔心她這樣氣壞了身體,也擔心她觸怒了官家,最後更不得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