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白色煙花,瞬間蒸發,兩個‘焦點’話題(1 / 2)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從華韻賽的舞台一路到今天的總決賽現場,關於秦鍵的見證者,的確有不少。

默默陪伴關注的何靜。

一路隨影隨行的段冉。

甚至包括廖林君沈清辭夏冬等等一些參與到舞台本身的‘大人物。’

而在這些為數不多的‘大人物’中,裡格爾又是為數不多觀看過秦鍵所有舞台現場的存在。

作為現任莫紮特國際音樂協會的會長,他所通曉的不僅僅是莫紮特或是鋼琴,他是一個演奏家的同時,還是一名德高望重的鋼琴教育家。

沈清辭的‘推動鋼琴發展理念’,或許就是受了他的影響。

裡格爾每年都會大量的出席擔任一些青少年比賽的評委嘉賓,試圖挖掘一些新鮮血液,將他們送進全球最好的音樂學府之中。

而每一屆華韻賽都是他關注的重點,因為這是一個時常會給他帶來驚喜的地方。

第六屆的二輪比賽,一個演奏《花園裡的少女》的年輕人走進了他的視野。

一個不能再小眾的現代派作品出現在了紮堆的肖邦貝多芬之中,這讓他感到很新奇。

就在他滿懷期待對方下一輪的作品時,一曲口味純正的貝多芬式悲愴三讓他感受到了音樂中的古典情懷。

這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在他的心目中,一個好的演奏者應該去常識演奏各種風格的作品。

直到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無指揮演奏結束後,他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塊真正的寶藏。

在征詢了沈清辭的意見後,他決定向自己的好友巴赫曼推薦這個年輕人。

如他所料,巴赫曼在觀看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之後,同樣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而後兩個月,從東京賽場到維也納。

裡格爾再次看到了秦鍵所演奏的肖邦,莫紮特當,李斯特,巴赫。

完全不同的作品風格,完全不同的理解展現。

當然,這其中的不足之處固然有很多

但是不論單人作品還是合奏作品,他總能找到對方富有創造性的閃光點。

他堅信古典鋼琴的發展不是一味的複製幾百年前。

“我們需要革新。”

此時此刻,看著鋼琴前的表演者,聽著聞所未聞的作品。

他心中有一種迫切的期待。

幾十年來,我們已經積累了太多太多神功鬼力的演奏者。

“是時候需要一個創作者了。”

隨著大廳中最後出現的主題動機,裡格爾的思緒再一次飄向遠方。

...

克裡斯第七變奏曲已經接近了尾聲。

舞台上。

秦鍵的頭顱隨著音樂的節奏擺動著,就如同樂譜上克裡斯所標寫的各種表情標記。

這是克裡斯的作品首演,秦鍵覺得他應該尊重對方的意願。

儘管他額前的碎發已經粘粘到一起,或許這會影響到他的美觀。

但卻不會影響到他的演奏。

左手一擊大跳,右手手腕一側,瞬間下壓,接著五指如蒼勁的藤蔓飛速的在高音區蔓延。

旋律越發緊張,彌撒主題再現。

秉足氣息,雙手齊進。

三度的交替像是濃煙下最後的煙火劈裡啪啦,上行高歌猛進的音列如拋物線滑向天空。

就在這時,秦鍵高抬右臂,左手接過右手的單音輪指。

下一秒。

右臂猛然砸下,落在左手低音區,又是三喜下連續擊下。

“噹!!噹!!!噹!!!!”

三個漸強階梯分明的和弦應力而響。

就在這時,一聲卡著節奏的冰冷“叮”響混雜在最後一個和弦的音響之中而現。

像是克裡斯的暗中助力。

“發現——”

隻是音樂已經來到了儘頭,秦鍵保持著絕對的專注。

他雙臂緊繃的交叉在胸前,十指或抬或下。

琴聲宛若多彩的光束瞬間旋轉上升。

“噹!!——————————”

隨著最後一組交叉和弦的暴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