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鍵對於鋼琴掌控力最為強大的地方,也是所有人都很難摸到的地方,就是他可以根據不同的節奏型、觸鍵方式和力度層次來調配不同的音色。
這是他音樂表現力強的根本原因,這一點另段冉羨慕不已。
“我一般在演奏一個音的時候,我首先會考慮我要演奏一個什麼音,在我的確定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音色之後,我才回去考慮如何落指頭。”
“但是前提是我必須格外的清楚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音色。”
秦鍵格外的強調著一點,“如果我的腦海中有兩個音響,那我不會落指。”
“我知道即便按下了,出來的也不是我想要的。”
每每秦鍵在講出這種話的時候,段冉都能感受到對方上散發出的那種強大的自信。
他也會有怯的時候,就像在他得知dg公司遞來的三年合約麵前,段冉看到了他的怯。
但是在談論鋼琴的時候,他從不高談闊論,但是每一句發聲都鏗鏘有力。
“就像你問我在彈奏悲愴第三樂章的時候你為什麼會聽在快板聽到兩種音色,實際上我在練習的時候就已經在腦海中勾畫好了兩條旋律線,一條完整的旋律線隻需要突出某一個音,另一條則是零碎的旋律片段需要將零碎的東西完整嚴密的來係到一起。”
“為了更好的勾勒出兩條旋律線交織在一起的音色深度,又要讓它們分彆清晰,這裡就必須要設計好落指。”
“我會用左手大拇指來加重第一條旋律線中的主音厚度,而右臂放鬆,用指尖的部位觸鍵,放鬆手腕的同時,將重量送入琴鍵底部。”
儘管聽起來似乎本就該如此,但是段冉深知實際作起來絕不是這麼回事。
接下來她自己練習的過程中,隻是如何設計音色就讓她感到頗為頭疼。
她不知道秦鍵的這些理論都是如何從他的腦海中蹦出來的,有時一些超前的理念甚至讓她顛覆了一些對於鋼琴的傳統認知。
但是又不得不說,這一段時間她飛速的進步著。
融合了秦鍵的部分經驗,她的肖邦變得又有些不一樣了。
漸漸的對於秦鍵的部分說辭,段冉也提出了異議。
不是隻有一種摩擦才能出現火花,兩個天才式的人物躲在一處山間的小木屋,以另一種方式激烈對抗著。
爭論不休時,最後都會以猜拳決出勝負。
秦鍵輸多贏少。
...
討論鋼琴技術似乎成為了離彆前的主題。
子一一的過,像是在過子一般。
沒有人主動提起何時離開。
但是兩個人彼此都明白,距離這一段奇異時光的結束已經不遠了,或許就是明天一早。
段冉再一次從夢中醒來的時候,今天沒有鋼琴聲。
枕邊還存留著秦鍵的味道,但他已經在小木桌前忙碌了不知道多久。
段冉揉著惺忪的睡眼踏上了拖鞋,朝著秦鍵走去。
彎腰雙手輕輕的環住了他的脖子,目光落到了眼前的譜本上。
標注著《亞大與齊拉》的近九十頁的樂譜終於到了最後一個聲部的最後幾個小節
“差不多了嗎?”
耳邊的輕聲氣和段冉黑色睡衣肩帶上的蕾絲刮蹭給了秦鍵雙重體驗。
就在這時。
桌上的手機突然響起。
來電。
‘寧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