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狂沙文學網】輸入:
鋼琴的聲音再度響起,綿綢細膩的音色充滿了夢幻,像是夢醒前光怪陸離的枕邊絮語。
給人耳目一新的彆致感。
尤其是對於那些還沉浸在第一樂章沒有走出來的耳朵,耳邊鋼琴聲中有意被拖長的觸鍵似是為他們的視線近一步拉開了音樂的畫卷。
使他們看得更加清晰了。
就像是真的在繪製一幅真正的畫卷,第一樂章秦鍵用明亮通透的音色清晰的刻畫出了背景輪廓。
雄偉的連續和弦勾勒出了烏拉爾山脈的雄偉和欽察草原的廣寬無垠,複雜的音樂織體宛如白樺林一圈又一圈的年輪,一波又一波的快速精巧的手指跑動像是預示著伏爾加河的綿延不息。
作曲家以其卓越的作曲技巧將樸素動人的俄國旋律動機發展成為龐大恢弘的樂章。
而以上隻是秦鍵的解讀,音樂的表現力最終會落到張弛有度的節奏和表演者的安排。
第二樂章開始秦鍵一改第一樂章的大筆揮墨,變以指肚撫鍵將音頭拉長,將心目中的作曲家視角聚焦到畫卷中的每一個細節。
...
第二樂章是柔板,一個複三部曲式。
一個在他看起來沒有那麼柔和的柔板,一個同樣並不複雜的三部曲式。
或許是在經曆了與小達莉婭邂逅的那個晴朗的午後,秦鍵找到了一些靈感,演奏出了一段他想象出來的第二樂章。
那感覺他直到現在都覺得應該錯不了。
那一晚秦鍵回到房間用了不短的時間將第二樂章的曲式結構圖做了出來。
他將217小節的第二樂章劃分為了三個部分,暫且就用a,b,a‘三個符號來代替,
按好順序,他把每一個部分都當做為一個人一天的三個時間段。
a部代表從清晨到下午,b部分代表從下午到傍晚,a’部代表從傍晚到黎。
雖然每個部分又都有其自己的獨特結構與寓意。
規劃好了時間脈絡,以一個作曲家在1909某個平凡的一天作為視角,秦鍵開始了構畫。
...
和每一個清晨一樣,喚醒拉赫的依舊是夢醒前的一段旋律,這一段旋律就是第二樂章的第一句,引出了旖旎的a段。
夢總是這樣。
秦鍵用朦朧的色彩展現了拉赫的夢。
音樂繼續著。
睜開眼睛的拉赫沒有看太久空的天花板,直接起奔向了鋼琴。
作曲家要抓住每一個靈感爆發的瞬間。
作曲家大概穿著一件米色的睡衣,秦鍵想象著,用四小節慵懶的旋律補充出了腦海中的畫麵。
作曲家的鋼琴是棕色的,上麵爬滿了藤蔓一樣的花紋,琴蓋上放著一個打開的繪譜本,還有脫帽的鋼筆。
透過窗的明朗陽光,讓音樂在這時轉到了和煦的降d大調。
秦鍵仿佛和拉赫一同演奏著。
浪漫的琴聲在某一刻有著一絲孤寂落寞,那一刻或許拉赫想起了自己遠方的外祖母,他已經許久沒有收到來自家鄉的信件。
那本就是一個寡言的老人。
鋼琴聲在追憶中緩緩的反複的補充著畫麵的底色和線條,直到中午時刻,作曲家從鋼琴前站了起來,帶著紳士帽離開了公寓。
音樂從此進入了a2段。
今天是周末,拉赫想出去走走。
他一出門便是一條繁華的街道,街道兩側是小商小販的叫賣聲。
街道是由一塊塊像俄式小麵包的石塊鋪成的,人群走在上麵發出疙疙瘩瘩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