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 茉莉花,東方琴韻下的人間美好(1 / 2)

一秒記住!!!【狂沙文學網】輸入:

,

安靜的觀眾充滿好奇的看著鋼琴前一左一右的兩個年輕人。

黑色禮服的青年姿筆,棱角立體的側顏在純白翻領內襯的襯托下堅毅中透著幾絲溫文爾雅。

少女一張小臉聰慧靈秀,藍色的禮服長裙更是為她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沉穩。

僅僅是這樣一對年輕男女分坐在兩台華貴的三角鋼琴前就足以讓觀眾們期待了。

而兩架鋼琴一同演奏茉莉花,更是他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過的。

秦鍵從坐下便沒有再看方小魚一眼,他雙手自然的擺放在雙腿的兩側,淡然的目光沒有焦點一般,與所有的觀眾一樣,安靜的等待著。

舞台上的安靜繼續維持了大約五秒之後。

方小魚動了,她輕輕的抬起了潔白的手臂。

壓腕。

食指落。

輕輕的,一聲‘噹’響飄響在舞台上空。

這時。

台下所有的注意力都到了方小魚的上。

在清澈的噹響過後,方小魚流動的十指在黑白交錯的鍵盤上彈奏了起來,柔美的旋律委婉流暢。

落指處,處處生花般,靈動細膩。

隻是幾個音符,台下觀眾便知道這是哪一首茉莉花了。

富有歌唱的琴聲宛如在大廳裡回響著——‘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襯合著方小魚頗有水鄉少女的清麗脫俗,畫麵讓音樂變得更加栩栩如生。

沉浸在舞台表演的台下,靜默一片,也仿佛成為了音樂的一部分。

至此,秦鍵依舊沉默著。

《茉莉花》的前是明清小曲《鮮花調》,這首揚州民歌在數百年的傳唱中,發展出了多個曲調版本,如今,也就是方小魚正在演奏的旋律,便是流傳最廣的蘇版。

但在北方人的心目中,或許冀版的那一首茉莉花更加讓人親切熟悉。

所以在改編創作的過程中,秦鍵考慮過細致的地域因素後,並嘗試著在傅華老爺子的民歌曲集中的蘇版茉莉花之中加入了自己改編的冀版茉莉花。

經過了半天不間斷的創作,又經過了近一周的排練磨合修改,在最後的五個融合版本中,秦鍵最終定下了此時這一版。

隨著方小魚主題旋律的漸漸減弱,秦鍵也動了。

頷首,抬臂,落指,琴響。

行雲流水的動作,一氣嗬成,大家風範的演奏氣質自然流露。

台下大多數觀眾的目光也被他一瞬的動作吸引了過去。

抬手便是毫無阻隔的融入了方小魚的演奏,秦鍵左手五指劃過鍵盤,一串深邃的琶音像是直接將音樂從碧波漾的江南水鄉帶到了另一個更為遼闊的空間。

他右手的演奏以一種古琴彈撥的音響,在高音區域悠緩奏出,仿佛留鳥盤旋在蒼茫大地的上空,古韻十足。

一靈動,一深遠。

兩版茉莉花在秦鍵精心的調配下,漸漸的以音樂的形式在觀眾麵前呈現出交融之勢。

秦鍵在二度創作中,一改音樂通過讚美茉莉花來含蓄表現男女之的樂思結構,在和弦運用和雙鋼琴所能表現的豐富和聲走向上,也摒棄了現代大量充斥在在通俗流行音樂所使用的七和弦與九和弦。

秉持著堅定的唯五聲可為調式之首的創作理念,圍繞著羽調展開了大量的音樂特征白描,隻以五聲外的經過音和輔助音來增強和聲調式的色彩。

以國樂的特色來描繪一幅屬於東方風的山水畫卷。

畫卷之美,就如此時流光溢彩的演奏。

兩首本就聽起來格外相似旋律,再加上一種微妙的氣質差異,依次奏出。

,

交織反複。朦朧閃爍。

形成了美輪美奐的呼應。

如空山鳥鳴於天地。

靜動之間,顯廣博之大美。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