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晉級的80人名單並沒有以一種排名的方式來公布,什克萊納是根據每個選手的姓名首字母,按照a——z的順序公布的名單。
但即便如此,第一個被公布的選手還是會讓大家格外留意。
所以“adams”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這個幸運的人。
不知他本尊對此有什麼想法,不過從他的比賽錄像來看,不論他是不是一個已經成名在外的鋼琴家,錄像中他的演奏都足以打動任何一個人。
比起科爾他也確實算得上是幸運的,因為他打動了大多數評委。
不過這種幸運也並非無跡可尋,官方放出的亞當斯的五首作品中。
除了三首高難度的練習曲外,在彆的選手大都選擇以瑪祖卡舞曲和夜曲作為過渡預選賽的情況下,亞當斯直接拿出了f小調幻想曲這種應該留在正賽前兩輪用的曲目。
以此可見他的謹慎。
還有來自俄國的伊萬諾夫,被俄宣布給予眾望的國家隊種子選手,他的五首作品一經被公布就得到了大眾的推崇。
‘傳統俄派鋼琴中的細膩情感與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的再一次完美融合。’俄國媒體這麼稱讚他們的小夥子。
在這一眾出彩的禁忌男選手中,還出了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尤其是在專業學術圈內——來自華國南市的秦鍵
他的五首作品一被放出就得到了極多數人的關注,尤其是國外的圈內人士,不少人可是抱著不小的期待,他們很想聽聽這位將莫紮特演繹的美輪美奐的東方青年這次會以怎樣的方式來解讀肖邦。
結果,極多數人中的大多數都聽完之後都傻掉了,他們聽到了什麼?!
24歲的阿格裡奇?
28歲的波裡尼?
30歲的斯托夫?
34歲的鄧泰山?
他們不明白為什麼這四個人的經典會在一張麵孔下和同一雙手下被演繹的如此———
“如此逼真。”這話來自一個那不勒斯的老肖粉,他已經見證了14屆肖邦大賽。
是如此逼真,如果不看錄像,隻聽音樂,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耳朵根本無法分辨究竟誰是真的,誰是假的。
有太多年輕人為這種犯罪式的藝術美感感到興奮不已,尤其是錄像中坐在鋼琴前那張充滿立體感的俊朗側臉,他時不時在演奏中從眼神中流露出的淡漠,像是一個智慧老者對於人生的平淡解讀。
這一切結合到一起,正賽還未正式開始,秦鍵僅憑著四個錄像視頻,借著肖邦大賽的巨幅噱頭,真正的,第一次圈了一大波粉絲,而且以年輕女性居多。
這當然可以理解。
同樣可以被理解的是,這四個視頻也讓他飽受詬病,詬病他的人多數以他違背了肖邦大賽的核心宗旨,企圖用一種投機取巧的方式去獲取評委眼球。
更是有極端分子認為秦鍵的這種行為不應該進入80人小名單。
對此秦鍵的粉絲當然不樂意了,他們不能接受自己的偶像被這樣攻擊,理智的粉絲也拿出了秦鍵演奏的最後一首作品b大調夜曲說事。
“話不多說,自己聽,懂的人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