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知貝大爺的中的第二樂章英雄的葬禮,卻不知道這首奏鳴曲中的第三樂章叫做葬禮進行曲。
貝大爺親自為其命名——“為悼念一位英雄之死而作的葬禮進行曲。”
究竟這位英雄是誰,至今尚不清楚。
不過這也為後世一代代的鋼琴家們提供了一種開放式的思路,每個人都可以用概括的抽象性以未來理解,可以根據譜麵所呈現出來的音符和語句線條來構想這位英雄的姓氏名誰。
不過另秦鍵有些意外的是,十井伸行此時演奏的這一版本。
他的這一段演奏不同於通常演奏家抓住進行曲音樂的音調基礎來頑強地反複沉重的和弦。
這樣一來雖然沒有營造出纏繞在聽者心間的那種揮之不去的嚴峻思索印象和悼念的緩步感,但卻讓整個音樂在哀鳴的旋律中有一種人聲挽歌的感覺。
悲而不哀,動人之處卻不沉重。
十井伸行的演奏像是用這樣一種方式在送彆著那個應該被悼念的英雄。
秦鍵聽的更仔細了,十井伸行落指間,像是有意識的控製著每一個音的音量,在極度需要抒情性質的段落他也隻是略微加重個彆主和弦的主音力量,音樂還是始終在一條類似‘人聲’表達的感覺之中。
這種有點超脫的戲劇化處理讓秦鍵在某一瞬忽然紮到了一絲靈感。
十井伸行的演繹於作曲家的譜麵有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傾向,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大量的弱化了不同織體間的激烈對比,從而將原本的戲劇衝突轉向了另一種戲劇衝突,讓聽眾在主體音樂大環境不變的情況下,有多了一種對於音樂思考的角度。
最終通過cf7的可控的音色調和,以一種人聲化的音色色彩將演奏引向了一種深邃的境界。
給人一種淺入深處的感覺。
“真的是一種高級的處理。”
秦鍵打心眼裡更佳佩服這位盲人鋼琴家,他似乎有有點明白沈清辭為何一直都把對方擺在一個那麼高的位置。
一個思想高級的鋼琴演奏者,似乎的確比一個隻有絢爛技術的的鋼琴演奏者更值得被人尊敬。
秦鍵由此又聯想到了自己的肖邦送葬進行曲,聽過此時台上的演奏,他覺得自己之前確實有些膚淺了。
現在回頭看看,自己所研究的結構也僅僅是為了將技術更好的安插進去。
不過還好自己已經把那些粉飾的內容剔除乾淨,下一步,似乎可以從織體間的戲劇衝突和意境的方向重合來重新思考了。
頓時間,秦鍵感到近日來難得的一鬆。
“看來今天的課又上不了了。”
“抱歉了,沈老師。”
秦鍵看著舞台上的十井伸行目光流露出了點點感激。
“謝謝了,十井老師。”
喜歡我的鋼琴有詐我的鋼琴有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