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脖子下的紅印?找呀找呀找聲音(2 / 2)

如果不是親自做了這實驗,他還真不知道這台自己已經抬了十多天的琴原來如此弱不驚風。

略微思考了片刻,秦鍵打算找到這台琴在各個音區的承重上限和下限。

不同力量下的觸鍵直接會影響到琴聲的變化,這一點他已經向廖林君確定過。

接著他再次分彆用了悲愴第一樂章,車爾尼740的27條,斯卡拉蒂的b小調奏鳴曲來進行測試。

這整個三首作品的測試下來,一個上午的時間就這麼過去。

午飯前,秦鍵通過不同力量的觸鍵對比,不同彈指的高度演奏,甚至連同坐姿的不同豆加入到了其中。

最後擬定出了一張小表格。

這種表格裡清晰的列出了他對於這台琴的音色測評,其中包括了它能夠發出的音量範圍,快速演奏時的極限反應速度,以及不同力量下它的音色變化。

因為不知道該用一些什麼樣的術語,秦鍵的記寫多以用一些他熟悉的曲目來代替。

比如在高音區快速運指的反應速度裡他是這麼記寫的——‘小棕色他這10天來一直彈的這台古鋼琴的高音區快速運指的極限反應大概是三分之二的冬風練習曲的速度’

這裡的冬風練習曲的速度是他正常演奏習慣中的速度,這麼記載後他就一目了然的能明確他無法在演奏中用超過這個速度的快速跑動來演奏。

午飯結束後,他繼續回到了這裡。

對照著上午的錄音,他用縱向對比和橫向對比的方式將表格仔細的做了一個分析後,最後得到了一份很初步的數據——這架小棕色的聲音數據。

隻有自己的測評讓他覺得不能夠完全信服,下午的後半段時間裡他找來了老酒保和廖林君分彆為他演奏了一套巴赫以及勃拉姆斯。

晚上的時間他甚至邀請了老阿薩德參與到了他的實驗測評之中。

在他的要求下,老阿薩德配合的演奏了拉威爾的鏡子,其在古鋼琴的表現力上遠超他的預料。

...

夜晚十點半。

秦鍵已經回到了小屋二樓,經過一天的忙碌後他有些筋疲力儘。

不過此時寫字台上的小棕色的音色數據表已經被他徹底整理了出來。

不客氣的說,這份表格裡綜合了三位鋼琴演奏家的數據在其中,如果再算上他自己,那就是四個各具特色的演奏者一同貢獻的數據。

雖然是由他最後整理完成的。

放開它:睡啦睡啦,累死我了今天,晚安晚安

段:辛苦啦,我做完作業就睡,晚安麼麼

...

第二天秦鍵起的更早了,一大早他去海邊繞了一圈,感受了一下清新鹹濕的海風,他還找回了自己的一雙拖鞋。

八點一刻。

他興致勃勃的坐到了鋼琴前,有了昨天的數據,今天的他有了更大的期待。

過了一遍眼前的表格,秦鍵可以自豪的拍著胸口大聲道琴的聲音就在眼前。

“那麼接下來,就是第二個問題了——”

“什麼是我的聲音。”

這個問題好像又有點抽象了。

不著急,秦鍵輕跑著音階,腦子已經飛速的轉了起來。chaptere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