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一來到博爾的事情何靜去年就知道了,上次見麵也是她一年前的音樂會慶功酒會上。
台下的葉一感受到了何靜目光傳遞過來的溫和問候,忙回以微笑。
對於何靜,葉一曾經很自然的把對方當作姐姐來看待。
即便現在,也還是如此。
在得知何靜今天要來學校開講座的事情後,她也是提前推掉了今天早晨的課程,專門騰出空閒來給何靜捧場。
誰都沒有想到兩個人今年會以這樣的方式先見一麵。
...
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很快去。
何靜講完最後一個字鞠躬道謝的那一刻,台下每一個人都由衷的送上了最熱烈掌聲
與其說這是一場大師講座,不如說這是一場何靜對於古典音樂的反思。
她的所有注意力都在表達一種——古典音樂從事者在現代社會的處境。
“我並不反對藝術的商品化。”
這話像是在告訴大家藝術也是一種勞動生產。
“今天的商品消費市場,把古典音樂和消費之間的人情世故洗刷殆儘,中間隻剩下了藝術產品和供求之間有效的機製平衡。”
**的表達了如今古典音樂就是一種商品製作。
“我們都是要吃飯的,但是麵臨我們的選擇隻有三種,成為一名職業樂手,或是一名老師,實在不行隻能放下我們手中的樂器轉身。”
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音樂畢業聲生的就業路窄問題。
等等等等——
這一個半小時她沒有講該如何去演奏她最擅長的印象呱作品,也沒有談及演奏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時應該報以何種思維方式,更沒有講關於台下每一個年輕人最關注的藝考問題。
她所談到的都本是應該遠離校園的話題,但是她的話裡又總是有著一種神奇的東西,牽動著台下每一個還未踏入社會的青少年男女。
掌聲落下。
進入了講座的第二個環節——問答。
麵對每一個問題,何靜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儘可能的通過深入問題背後去告訴大家更多的東西。
不論是練琴的具體方法,還是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曲目風格處理問題。
關於練琴的問題她始終強調的是——高效大於時間。
問答環節結束後,她就如何在藝考前提高練琴效率這一問題係統的給大家係講了很多內容。
這一方麵是源於她自身擁有著完整的藝考經曆,一方麵是源於她在伊斯曼和icm這一年多學習工作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見聞。
最後在一首巴赫的英國組曲的演奏過後,何靜上午的講座在掌聲中落下。
下午她的時間會專門留給鋼琴專業的師生,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中午時分。
在葉一的陪同下,何靜走進了翻新後的校園食堂。
二人的組合也是今日食堂最佳的靚麗風景線。
說來也奇怪,二女僅接觸過一次,但是在午飯的整個過程中兩人之間表現出的那種感覺有點老朋友的問道。
葉一的手語何靜大都能一眼看懂,何靜話裡話外都對葉一表現出了一種較為親切的感覺。
午飯結束後,兩人相互添加了微信。
葉一告訴何靜她下午得上課,不能去看對方的大師班現場了,何靜表示理解。
“多聯係。”
食堂門口分彆前,何靜晃了晃手裡的手機,和葉一說道。
葉一微笑點頭,一手先伸中指貼於嘴唇上,接著改以拇指與食指捏了下左耳垂,最後五指伸開搖了搖一下手腕——‘姐姐再見’
何靜覺得自己大概看懂了,也微笑這揮了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