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 因為話術漂亮,他成了鋼琴詩人(2 / 2)

有的作曲家是為了表達思想,他們用艱深苦澀的口吻訴說著對於這個世界的感受。

而在秦鍵看來肖邦的偉大之處就是他既不屬於前者,也不屬於後者。

他用最華麗的語言書寫下了最懵懂的愛戀,最難眠的鄉愁,最淒愴的流亡,最炙熱的民族情懷。

“肖邦的聲音,大概就是他想說的話吧。”

“嗯。”

“有道理。”

“因為他的話術過於漂亮,所以就成了鋼琴詩人。”

這是某個淩晨午夜,秦鍵結束練習之後坐於海邊岩石上的感悟。

在這一淺顯線索的指引下,他嘗試著以全麵的視角來分析肖邦的每一首作品,尋找肖邦的每一種表達。

每一種和聲運用的效果,每一種對位法的背後,都是他專注窺視的重點。

有了分析,自然就有嘗試。

嘗試的結果給他了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他甚至也沒有詢問過旁人的意見,直接作出了自己的判斷。

“這有可能就是肖邦的某種聲音。”

就如同此時他指下的音階,他正在試圖用一種肖邦的聲音來演奏。

明朗的c大調是在演奏著此刻的好天氣,小灰色尖銳的聲音在他的指肚壓鍵下變得柔和了一些,剛好就像上午的陽光一樣,明亮但沒有那般刺眼。

憂鬱的f小調琶音速度不快,是他在演奏自己此時的身體疲憊,陰柔之美也可以在叮鈴作響之中所體現。

狂熱的八度半音階力度充沛,是他駐入手臂力量的結果,像是在預示他精神的亢奮。

沒有任何一條規定指向肖邦的聲音隻能存在於帶有肖邦標題或非標題的肖邦作品中。

秦鍵覺得肖邦的聲音也可以是一條音階。

他想象著此時是肖邦本人在一種疲憊與亢奮交融的狀態下演奏著明媚的天氣中表達自我。

這是一個在他看來有趣的過程,他將繼續在這種過程來感受肖邦的一係列作品。

這一過程也將是秦鍵新一階段的開始,當然不是說秦鍵已經完全找到了肖邦的聲音,他有預感自己感觸到的僅僅是一部分。

但是在這一階段,他知道自己已經不能再深入了。

肖邦大賽隻是他人生中的一站,此時他不會鑽牛角尖似的讓自己一定要在正賽開始前達到某種程度。

他想贏,所以必須要先戰勝自己的**。

陷阱無處不在,小心為妙。

適當的停下腳步就是一種繼續前進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