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To be or not to be’(1 / 2)

ossia華彩結束,音樂廳的氣氛也不再激蕩。

繼長笛之後,雙簧管和圓號的聲部首席也逐一現身,在薩賓娜重新揮舞起的指揮棒下與鋼琴對話。

秦鍵左手重新組織旋律律動,右手保持連貫的抒情。

帶有rubato的節奏處理讓音樂進入了一種浪漫氛圍,在一個crese處,他用嫻熟的碎踏板技術將加速中的快速跑動變的給更加清晰。

時刻關注著鋼琴變化的薩賓娜在感受到琴聲變化的第一時間就壓手降低了弦樂組的音量。

秦鍵也抓住了對方為他製造的這一契機,加快速度進行過度的同時指尖也逐漸的收力。

隨後音樂在寧靜的思考中慢慢消失,在戲劇性的展開部結束後,秦鍵再奏主題。

充滿斯拉夫人文的旋律再起,整個舞台宛若煥發了新的活力。

隻是這活力已是尾聲,參雜著點點悲觀情緒的和聲恢恢浩浩地消逝在孤寂的琶音之中。

鋼琴與管弦樂在深刻且富有戲劇性的主題與溫和地問主題來回切換,最終展現出了最為純樸的俄國風情。

指揮做收手勢,樂團全員停止。

鋼琴前秦鍵以pp的音量飽滿的演奏完最後一組和弦,抬手間,身體一頓。

畫麵定格。

第一樂章,生動結束。

第一樂結束後通常會有一個短暫的間斷,大概15秒·左右,一來是給演奏者騰出一點點休息的時間,二來也得讓觀眾們緩一緩。

拉三的第一樂章+大華彩,足夠讓任何一個演奏家氣喘籲籲。

不過此刻秦鍵在聚光燈的照射下看起來還不錯,除了滿臉大汗外,沒有彆的異色。

台上如此,台下在經曆了這場聽覺+視覺的雙重極致體驗後,大家也需要醒醒腦。

得說剛才的第一樂章實在有夠刺激。

整個第一樂章的後半段自華彩開始到結束,幾乎每個聽眾都達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的顱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