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秦鍵的名字首度在國內上了熱搜。
沒有任何運營和話題製造,單純的就是國際四大報刊的評論帶來的話題流量。
華國絕大多數網民們雖然不懂鋼琴,更不明白拉三,但是一個彈鋼琴的同胞被國外眾多媒體熱評這一事對於他們來講卻很有料。
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關於秦鍵的個人信息、履曆、照片、錄像、比賽視頻,統統被圈內的熱心網友扒了個遍。
這時大家才知道,這位低調的同胞已經不是第一次為國爭光了。
隻是當網友們迫切的想再多了解一些關於秦鍵的信息時,卻發現再無所獲。
對方似乎沒有經紀公司,甚至連一個微博認證都沒有。
隻有一條暫就讀於華國音樂學院2014級音樂學係的信息,還有一個自己創建的的校內社團。
一時間。
帥氣,才華橫溢,佛係,鋼琴詩人,歌劇指揮,麵癱小可愛等等一些列標簽被打到了秦鍵身上。
儘管秦鍵這波熱度更多的是由四大報的刊登帶來的。
但是無論如何,比起肖邦預選賽那一次——這一次秦鍵的名字已經有了破圈之勢。
且不論破圈與否,單是來自秦鍵個人社交圈內的熱情就幾乎將他淹沒了。
來自家人的還好,何靜隻是讓他不要被外界的聲音乾擾,安心準備接下來的肖邦大賽。
可朋友同學社團成員的輪番電話轟炸讓他體會到了什麼是無力感。
他覺得就是一場替補上場的音樂會而已,大家真的沒必要過分去渲染。
但慢慢的,他習慣了。
尤其是胖子那句:“哥,需要經紀人嗎?”
...
而對於四大報刊的評價,秦鍵也有自己的看法。
四大報刊裡,霍普的評論在他看來實在有些誇大其詞,不過秦鍵在心裡感激這位評論人。
而紐約時報給他打出的兩顆星他雖然有點惱,但是想想他們曾給波利尼的第一張專輯隻打出過一顆星,他也就沒什麼特彆的感覺了。
而對於德國的兩家報刊評論,他對鏡報不做評價,畢竟這就是音樂世界,霍普可以踩著亞當斯把自己誇上天,那菲利普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擠兌自己,這沒有什麼問題。
重點是沃克的那一篇,幾乎業內人士都看得出波德萊爾代表德國施坦威公司向秦鍵拋出了橄欖枝。
而秦鍵自己清楚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眼下還有一個多月就要到肖邦正賽了,到時勢必要麵臨的問題就是再次選琴。
關於重新選琴的問題,是個不小的問題。
而且是個又被深入的問題。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古鋼琴練習,有一說一秦鍵幾乎已經本能的將自己的觸鍵方式及觸鍵習慣融合了。
之前他的觀念裡對於不同型號的鋼琴他有著明確的區彆劃分。
比如他認定施坦威的音色一定厚重於雅馬哈,雅馬哈的音色統一性一定大於法奇奧裡,法齊奧裡的質感一定比kawa純淨,而kawa的觸鍵靈敏一定大於施坦威。
如果說現代鋼琴總是為演奏者提供著越來越觸手可得的技術便利和音色選擇,那麼古鋼琴則是把自己所有的利弊在一開始就展現在演奏者麵前。
而且它們每一台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