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奏鳴曲,也不是瑪祖卡。
秦鍵選擇用前奏曲作為這一輪的開場,寓意一目了然。
前奏。
他的選擇在不少評委看來有些瘋狂。
op.28前奏曲一共有24個音樂片段,秦鍵自選了前15個片段作為本輪的填充曲目。
這意味著在一開始,他就要花費極大的精力去處理這十五個片段。
所有人都知道,肖邦的每一個前奏曲片段都沒有看起來那麼簡短。
可以說每一個片段都是一首獨立的作品、一個專屬的故事。
先講十五個故事,這對秦鍵是一個考驗。
如果有一個故事沒有講好,那麼他的開場就會以失敗告終。
這對於那些對他充滿期待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
所以秦鍵的曲目編排看起來像是一場賭局。
不過他的開篇足夠完美。
與之前每一位演奏op.28-1的選手處理都不同,之前選手都把第一首演奏的極其正麵,聽起來就是一段光明磊落的c大調。
但讀過這首樂譜的人都清楚,肖邦在這首作品上明確標記了‘agltato’。
秦鍵用教科書式的演奏告訴了所有人如何在c大調中表現出激動不安。
他張揚的十指靈動巧妙,似是有著強烈的自我表達。
被愛爾蘭小夥留下的冷靜舞台很快就被秦鍵重新點起激情。
在接下了的op28-2、op28-3、op28-4...的連續發展中,他每進入一個新的故事就會給觀眾帶來一種新體驗。
直到op.28-15,降d大調——雨滴。
這是肖邦最有名的前奏曲,幾乎很難說之一。
期待甜美雨滴的觀眾注定要失望,鋼琴前華國青年似乎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將降d大調演奏成美好的愛情際遇。
他的表情,他的落臂都充滿了強烈的傾訴感。
厚重的琴聲如同一道滄桑的男聲,每一個語句都是在訴說。
演奏進入中段轉成升c小調後,他像是把每一雙耳朵帶進了狹窄的幽穀,隨即抬手召喚出漫天的烏雲。
轟鳴的和弦陰沉無比
整部15首前奏曲的格局布景在這一瞬展開,聽眾們仿佛一下就明白了為何秦鍵開篇的op28-1會令人不安。
秦鍵在一個似明非明的音中結束演奏。
“噹。”
像是第一滴雨落,但曲已終,隻留下了意境。
收手。
“呼——”
堪稱不可思議的超齡演奏和設計。
秦鍵再次在新一輪中震撼了所有人,包括觀眾席裡的沈清辭,評委席中的布蘭哈諾。
這二人都曾在第三輪的舞台上演奏過這套曲目。
比賽繼續。
...
擦過手心的汗水,秦鍵聚攏神思開始了下一首曲目的演奏。
落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