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傑依的趕到,評委團全部人員到齊。
布蘭哈諾宣布本輪評審工作開始,他示意公證員給各位評委發下紙筆。
...
與前兩輪的評審流程不同,本輪工作的第一步是先要決出前三輪最佳單項獎的獲得者。
總共4輪公開比賽中,選手們需要先後演奏了‘練習曲’‘夜曲’‘幻想曲’‘前奏曲’‘詼諧曲’‘敘事曲’‘波蘭舞曲’‘奏鳴曲’‘瑪祖卡’‘協奏曲’曲裁。
在以上曲裁中‘奏鳴曲’波蘭舞曲’‘瑪祖卡’‘協奏曲’為大型曲裁,每一屆比賽都會為此四項曲裁開設最佳選手單項獎。
而其中‘協奏曲’大獎基本捆綁著最後的金獎得主,誰能奪冠,基本上誰就是協奏曲大獎的獲得者,但也有例外。
曆史上出現過幾位‘**’冠軍,所謂**冠軍就是隻有一個乾巴巴的金獎頭銜,沒有任何一個單項大獎傍身的最終奪冠者。
肖邦賽場外總是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單項獎比銀獎更有分量。
對比曆屆肖賽的銀獎得主和各單項獎得主的未來發展來看,這說法確實靠譜。
甚至曾有個彆止步決賽的選手憑借著一個最佳單項獎直接一飛衝天打開了事業的天窗。
當然,也有說法稱單項獎是專門頒發給某些沒有進入決賽的熱門選手,以安撫選手和媒體大眾。
總之各種民間說法雲雲,更沒有幾個人知道這個單項獎是怎麼評出來的。
...
布蘭哈諾宣布首先評選‘奏鳴曲’的最佳獲得者。
接著所有評委動筆在身前的表格中寫了起來。
一時間安靜的
每一名評委需要寫出5個選手序號,這5個序號必須是他們心中認為最突出的奏鳴曲演奏者。
原則:不可多寫,至少必須要填寫兩個。
很快,所有評委都寫完了。
老公證員將17頁紙張收起,接著統計起來。
他需要統計出出現次數最多的5個選手號碼。
等待期間,大家會聊今晚的盒飯,或者明晚的音樂會。
沒人提及自己剛剛寫了哪些號碼,因為還沒到爭論到時候。
很快,老公證員公布了統計結果。
“1號,15號,57號,66號,70號。”
公布的話音剛落下,正式討論開始。
討論將隻留下兩個號碼作為最後的投票備選序號。
率先對此結果發聲的是一名波蘭評委:“1號選手演奏的奏鳴曲我已經記不住了,抱歉,我隻記得15號選手和66號選手選擇了第三號奏鳴曲,57號選手和70號選擇了第二號奏鳴曲。
“我投了15號和70號,從作品構的完整性和現場發揮來說,他們的作品更能打動我。”
反駁的聲音立馬出現,大胡子俄國評委針對70號選手說道:“恕我不能接受巴赫式的演奏來彈肖邦,我認為66號選手的奏鳴曲更符合我們的比賽主題。”
兩人的開腔很快的讓會議室變成了菜市場,激烈的爭論開始。
爭論的焦點很快就集中在66號亞當斯和70號弗雷德兩名德奧鋼琴學派的選手身上。
由於伊萬諾夫的奏鳴曲翻車和瑞琪兒的奏鳴曲第四樂章失誤導致兩人都沒有得到提名。
所以爭論的範圍並不大。
偶爾也有評委提到1號麻生夏樹和57號秦鍵兩名亞洲選手身上,不過聲音太小,很快便被66號和70號兩名選手的名字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