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親耳聽到鋼琴的力度是如何瞬間融化在整個交響聲部中的。
精準。
太精準了。
此時此刻,他更加領略到了這名華國青年的不凡之處。
當一名技術強悍的獨奏者擁有和指揮一樣的明銳聽覺神經時——
“酷。”
他為獨奏者打call。
而一旁的沈清辭早已見怪不怪,沈清辭聽過開頭部分覺得ok。
沒有理會依格拉茲,他悄聲走到了最後一排,他現在要在距離舞台最遠的地方聽鋼琴在交響樂團中的整體效果。
舞台上,馬瑞克拿著指揮棒隻覺得各種舒服。
到目前為止,秦鍵是讓他覺得和自己契合度最高的一名選手。
馬瑞克能清楚的感受到秦鍵在每一個音樂動機前都知道自己要乾什麼,當自己需要時對方總能以最精準的方式呈現出自己想要的句子。
對於一個鋼琴演奏者來說,這絕對是一種難得的能力。
然而馬瑞克並不覺得擁有這種能力的年輕鋼琴家隻想一位的順從著自己直到全曲結束。
他看過秦鍵前三輪的比賽,他知道對方的肖邦音樂裡有著強烈的自我個性。
不過他並不急,他現在決定將樂團讓出來一點給予秦鍵,用來試探一下對方。
馬瑞克的動作幅度漸漸趨向於平靜。
音樂也隨之在流動中平靜了下來。
可這平靜僅僅隻持續了不到一個小節,鋼琴聲部的音量忽然湧現出來。
忽然的並不突兀。
一直密切關注著指揮動向的秦鍵在第一時間就發現了樂團的變化,他知道馬瑞克需要他給出更多的反饋了。
一點點的,秦鍵將自己的音思融入舞台。
首先他要做的就是淡化第二主題中的樂團整體音量,他需要第一聲部小提琴全部選手將演奏音量降至之前的32。
他的做法是用自己的演奏曲引導,他相信馬瑞克會明白他的想法。
音樂進行中,他將所有帶有插入表情的樂句都改為一種半連式的跳音演奏。
頃刻間鋼琴帶出了一種醒目的情感衝擊。
馬瑞克雖然沒有動,但首席小提琴似是在這個過程中下意識的降低了音量。
這種下意識是他在聽到鋼琴的變化後,持弓手的自然反應。
職業反應。
在首席小提琴的引導下,整個高音弦樂組在兩小節之內統統降低了音量。
此時坐在最後一排的沈清辭是最能聽出樂團的變化,音樂色彩的層次更加分明。
馬瑞克在第一樂章剩下的部分中完全跟著秦鍵的樂思一直指揮到樂章結束。
對於已經完成的內容,他有幾處感興趣的問題想和秦鍵聊聊。
秦鍵也覺得自己可以與馬瑞克好好聊聊了。
不需要台下二人的插手,在官方翻譯的幫助下,秦鍵和馬瑞克很快的就交流了起來。
這裡值得一說的是馬瑞克向秦鍵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
“你背過這首作品的樂隊總譜?”
秦鍵是笑著回答這個問題的,他說:“我吃過一種果子,吃過之後可以看譜不忘。”
然後馬瑞克聽了翻譯的翻譯之後嚴肅的舉起了一個大拇指,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