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白香之爭,誰勝一籌(1 / 2)

隨著強力和弦擴散出的音效,鋼琴的情緒上升。

再次引出第一主題。

樂團交響和鋼琴碰撞之間,各種摩擦的火花隨處綻放。

幾次交鋒過後,馬瑞克退敗。

選手可以自由發揮,但是作為樂團的最高統帥他的任務可不是和選手一起肆意發揮。

雖然他聽到了一些不錯的現場舞台效果。

馬瑞克最終以一種理智的‘超情緒投入’跟隨起段冉的演奏。

又經過幾次旋律起伏,樂團與鋼琴終於在第一樂章的尾聲部分全部融合。

在兩個主題看似自由的相映成趣中,管弦樂在有力的旋律中結束了音樂片段。。

第一樂章結束,一場鬨劇般的肖二一樂章落下。

鋼琴前,段冉收手,她勾起彎曲的左手小指,輕輕的閉上了眼睛。

馬瑞克繼續揮動起了指揮棒。

空靈的弦樂與低沉的木管遙遠的對答。

像是訴說著一份細膩深刻的感情。

像是怯懦的藕去家空幻的自我臆想。

第二樂章,降a大調,廣板,被世人所稱‘康斯坦莎的音樂畫像’的樂章。

李斯特認為‘整個樂章是完美的典範’,而肖邦也在友人的信上提到他在創作的時候心裡每一秒都在想著她——康斯坦莎。

肖邦的初戀與暗戀。

無果之花催生了這部偉大的作品,一部音樂體情書。

或許是整個舞台在第一樂章呈現出了過多的摩擦,此時這難得的靜謐之音讓人內心覺得格外安寧。

就在這時,鋼琴響了。

獨奏的旋律從低沉的低音區匍匐而出,漸漸染燃起了熱情的火苗。

顫音在和弦中搖曳,純潔真摯。

主題的幻影直接投影舞台,閃爍在音響的光輝之下,秀麗卷美。

像黑發少女的隔空眺望祈禱。

如果瑞琪兒是用青澀鋪墊音樂後續的情感爆發,那麼段冉在一開始就將炙熱的內心撥開在音符的字裡行間。

黑白琴鍵上,纖細十指轟轟烈烈的夠勾勒出滾滾春潮。

灌耳而來的音律響徹大廳,它時而強,時而弱,時湧時斂。

迷離地掩飾在詩人誠摯的情書之中。

...

段冉訴說的情感並不複雜,也沒有瑞琪兒那般淡入緩出的兜轉回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