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的歐洲生活還是給秦鍵帶來了一點點生物鐘的困擾。
往常燕京7點這個時間,他可能正在準備睡覺或已經睡了。
可現在他才坐到鋼琴前準備新一天的開始。
“哈氣”
“適應兩天就好了”
打了個哈氣,秦鍵將克裡斯鋼琴中級指南音階擺在了譜架上。
背譜演奏有背譜演奏的浪漫,看譜演奏有看譜演奏的儀式感。
回國之後的第一次晨練,需要一點儀式感。
“噹、噹、噹、噹...”
吐氣一瞬,秦鍵左右手同時落下。
一組組八度音程從鋼琴響板蹦出,明亮緩慢。
他落指極慢,每一組音像是經過充分的思考。
可實際上他腦子中什麼都沒咋想,隻憑雙手在運動。
慢練活動手指熱身,以防拉傷,這點和運動員訓練前做熱身沒任何區彆。
彈完了c大調音階,秦鍵繼續起了g大調。
接著d大調。
a大調。
...
隨著清晨的第一縷晨光,校園裡出現了第一批華院學生的身影。
大家路過琴房樓時都忍不住的會抬頭看一眼206琴房。
在這樣的清晨,如此孤零的鋼琴聲和窗前的身影足以讓大家注意到。
老生們為之感慨,隻要他在學校,多數情況下沒有人會比他更早來到琴房,曾經的‘午夜琴聲事件’已成了學校眾人皆知的笑談。
新生們感到更多的是激勵和佩服,他們以為像秦鍵師哥這樣的肖邦大賽冠軍已經不太會練基本功了。
可事實上他們發現秦鍵練音階的速度比他們熱身的時候要慢許多。
...
一上午的時間,秦鍵在各種音階琶音中度過。
午飯後他給夏冬和蔡鬆二人分彆去了電話表明請求,二人表示八號下午都有時間。
於是秦鍵定了最後的考核時間,11月8日下午3點,正好是星期天
將時間吩咐下去,他回到琴房繼續開始了今日練琴。
下午他著力打磨了6號音樂會的上半場曲目。
不同於在歐洲的的演奏,在他現在理解的肖邦音樂中,華國人的審美是有彆於西方的
作為一個詩歌的國度,華國骨子裡有著對詩的喜愛。
他們喜歡起伏婉轉,講究簡約和寫意留白。
所以他思考如何將肖邦音樂中的強烈抒情意味與華國傳統人文進行一些融合。
經過半天的摸索,他將兩套瑪祖卡拆解重置,找到了問題的解碼。
瑪祖卡中,並沒有西方音樂的傳統方正對位,它是絕對線條化的,類似華國的書法和繪畫。
...
第二天一早他繼續來到琴房開始昨日的課題研究。
中午結束前,他將上半場的曲目全部整理完畢。
下午他邀沈清辭來聽。
沈清辭聽過之後對他的想法提出了肯定,同時他也給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你可以嘗試著在技巧上再收斂一點,多給出一些演奏情緒。”
在沈清辭的幫助下,秦鍵最終確立了後天上半場的音樂會演奏方案。
二人離開琴房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七點半。
沈清辭以‘廖林君還在家等著’為由拒絕了秦鍵的晚飯邀請,“明天下午2點半中山音樂堂你彆遲到了,有什麼事給我打電話。”
“嗯嗯,您放心吧。”
...
兩人在琴房門分開,秦鍵路過二餐打了一份麻婆豆腐渣蓋飯,因為來的晚了,隻剩了豆腐渣。
出門迎麵幾個青春活力的身影正走來,方小魚正好在其中。
秦鍵望向幾人的時候,正在說笑的幾人也望向了他,方小魚下意識剛準備開口,可到嘴邊的‘師’字又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