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爺孫,所謂年味裡的長幼【上】(2 / 2)

貼完對聯,秦鍵開車去接四個老人。

秦剛炸油餅,剁餃子餡,方雪華起鍋敬神。

由於秦鍵不在,所以今年給土地爺磕頭的任務自然而然的落到了何靜身上。

何靜磕頭的時候夫婦二人就站在一旁,他們猶記秦鍵小時候搶著要第一個磕頭。

我們的何老師磕完頭後收到了第一個紅包,來自夫婦二人。

“謝謝秦老師,謝謝方姨。”

敬完造灶神包餃子。

三口人這邊忙碌著,秦鍵已經把姥爺姥姥接到家裡。

隨後他又出發準備去接爺爺奶奶。

——

秦老兩口還住在莊子裡,距離羊城約20公裡左右。

一路向西,城市景象漸漸被沿途的廢舊廠房和沙地綠植所取代。

過了交叉口的加油站,秦鍵遠遠看到光禿禿的路邊邊立著的兩根大石柱。

石柱上刻著兩個歪歪扭扭的大字。

“二莊。”

秦鍵快至莊口時,見一群小孩正圍聚在左邊的石柱下放炮。

他放慢了車速。

見車來,小孩們四散躲開,然後好奇的打量著徐徐開來的轎車。

轎車對於他們已不新奇,隻是在今天這個時間節點,他們很想知道這是哪家的人回來了。

這時,一個麵容黝黑的小嘎子瞅著車標,一雙賊遛遛的小眼睛翻來覆去,忽然,他喊了一句莊子上的土話:“俺秦大伯回來咯!”

說著他跟著車子跑了起來,

一聽到秦大伯的名字,其餘的小孩子也一個個激動的跟在車後跑了起來。

秦鍵透過後視鏡看到這一幕,將車速放的更緩了

進了莊子小道,路兩邊已經不再是他童年記憶裡的土皮房子。

各式各樣的新磚瓦房的院子圍牆上也不再畫著‘計劃生育’標語,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所代替。

回憶著,秦鍵停到了一扇大鐵門前,門旁光禿禿的棗樹上已是銜著一個大燈籠。

他知道爺爺已經把對子貼好了。

他一下車,跟著跑來的小孩們一見不是他們的秦大伯,都沒敢圍上來。

隻有那個麵色黝黑的嘎子瞅著秦鍵的臉仔細看你了一會兒,大喊了一聲:“鍵哥兒,你回來啦!”

秦鍵對這個約莫十二三歲的小男孩有點印象,隻是有些模糊。

不過一聲隻有在這裡才能聽到的土話還是讓他倍感親切。

就在這時,對門老磨坊的鐵門被推開,接著一個中年農婦端著水盆走了出來。

農婦見黑車旁的秦鍵,先是一怔,然後也是親切的扯著‘茲拉茲拉’的嗓子喊道:“鍵子你咋才回來!你爸呢?”

這農婦秦鍵就很熟了,按莊子裡的叫法,他得叫對方一聲,“二嬸年過得好,我爸在家乾活呢,我來接爺爺奶奶。”

二嬸笑:“你們今年在城裡過年啊。”

秦鍵點頭。

二嬸問:“中午吃飯不?”

秦鍵:“不吃了,坐一會就走。”

二嬸點點頭,將水盆向著遠門外一潑,“快進去,二爹二媽可等你呢。”

秦鍵道,“好嘞。”

二嬸回院後,他從大衣側兜裡掏出了幾張紅板。

周圍的小孩們又都不約的湊了過來。

秦鍵一人發了兩張。

“放炮注意安全。”

孩子們再次一哄而散。

隻有那個麵容黝黑的嘎子拿著錢原地沒動。

片刻。

嘎子呲著一口白牙笑道:“秦大伯上次送了俺一架電子琴。”

秦鍵:“會彈了嗎?”

嘎子:“秦大伯教過俺,俺會。”

秦鍵笑:“會彈什麼了?”

嘎子:“小星星。”

說罷嘎子轉身朝著一群小孩的方向跑去,甩動著臂膀,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日新月異,群山下的二莊,依舊像一個遠離著世俗的桃源寶地。

秦剛二十歲那一年從這裡走出,那時莊子裡沒有電子琴。

——

“爺爺,我回來了。”

秦鍵的聲音特彆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