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7.音樂會: 屬於冠軍的開場,旁人莫學(2 / 2)

吃過開胃菜,觀眾席的視聽盛宴就此證正式開始。

——

長達近五十分鐘的上半場音樂會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下結束。

可以用超乎完美來形容上半場,當聽眾們以為大波蘭舞曲才是上半場的重頭戲的時候,秦最後鍵用一套完全有彆於他在肖邦大賽上演奏的瑪祖卡告訴了全世界——

如果他不再為比賽而演奏瑪祖卡,那麼他的瑪祖卡將會把肖邦與另一個世界鏈接。

那裡沒有紛爭,隻有最純粹的音樂。

...

中場回到休息室,秦鍵自己也是過了幾分鐘之後才將最後演奏瑪祖卡所產生的情緒消化。

肖邦大賽秦鍵雖捧得冠軍,但是他在第三輪演奏的瑪祖卡直到今天都被一些人評價為機械錄音式的演奏。

情緒散去,他又忽然覺得自己剛才激動的很無趣。

“未來還長,總不能指望以後的每一首作品都被所有人喜歡。”

沒有鋼琴家喜歡被他人詬病自己的某些作品演奏的有問題,但這又是每一個鋼琴家畢生都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不違背自身意願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迎合聽眾的喜好也是一件職業音樂會獨奏家應該去做的事情。

這是職業操守,至於尺度,每個人都不一樣。

就像接下來下半場的這部肖一,秦鍵已經在彩排的時候就已計劃好該如何來打動今天的觀眾。

——

“嗡——“

後台外的現場響起了下半場音樂會的鐘鳴,還未回到座位的觀眾加快了腳步,正在討論上半場曲目的人們也適時的將話題收起。

舞台上,柴院的交響樂團眾人已經就位。

秦鍵用手帕擦著手心從休息間走出,魯傑羅正持指揮棒在後台出口等候。

兩人相視笑笑,一前一後走出了音樂廳。

“嘩——————“

掌聲再起。

——

當肅穆的肖一的樂隊前奏再一次飄響在這個大廳,台下的兩位還在世的俄籍肖邦冠軍陡然坐起。

不論何時何地,隻要這前奏響起,他們總能感受到一股自心底湧上的感召。

來自肖邦的召喚,來自已逝時光的召喚,來自屬於他們的“那一年”的招呼。

前奏過去。

秦鍵以指尖觸鍵,敲出了一個圓潤的“噹”響。

熟悉秦鍵肖一的人知道這不應該是他的音色。

與好聽與否無關,單說習慣而已。

開頭的第一個音往往會奠定一首整首作品的基調。

一個圓潤平滑的開頭注定今天這一版肖一不會在結尾蕩氣回腸。

第一樂章,秦鍵演奏出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哀愁。

縱觀整個樂章,處處可見思念。

詩人的情緒在一開始便被秦鍵放大至顯微鏡下,讓台下的每一個聽眾不用仔細發覺便可看到。

第二樂章也不再有纏綿的愛意,綿長的曲調透過世俗情感,向著一種更廣闊的胸襟開去。

抵達第三樂章,肖邦音樂的詩意境界在此被秦鍵從容不迫的十指渲染開來,將整個黑色舞台帶入了一種特殊的情感之中。

曲終處,華彩般絢麗的尾聲忽露崢嶸。

秦鍵仿佛在音樂結束的最後一刻回到了人們熟悉的那個他。

連天漫地的快速連奏在交響樂團齊聲共鳴之下將樂章送至最後的尾聲。

——

“嘩——————————”,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