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端起泡麵桶喝湯。
飯後,秦鍵利用鄰居們休息的時間把昨天晚上拉好的曲目單拿出來繼續完善。
“下午先把《autumn leaves》搞定。”
第一首跳。
“德彪西,children's er(兒童的角落)。”
愉快輕鬆,俏皮歡樂,帶動氣氛是ok的,最重要的是簡單,格調也不差,估計這首摸摸就差不多了。
第二首跳。
“至於這第三首,《ptine d'un autre ete》電影天使愛美麗的插曲。”
以秦鍵的經驗,這首曲子的演出效果實際上是高於一些爛口水的影視鋼琴插曲的。
譬如……
第三首跳過。
…..
第四首跳過。
…..
“嗯?”
看著第五首曲目,秦鍵突然笑了笑,自己昨天晚上真是大半夜抽了
昨晚秦鍵在絞儘腦汁的思考第五個曲子該選哪一首的時,腦海裡忽然冒出前世曾看過的《某皮書》的電影片段,耳邊像是響起了博士最後在酒吧裡肆意的演奏了一段肖邦的《冬風練習曲》。
手指下意識的在桌子上不停的按起了5241。
指間熟悉的感覺讓秦鍵腦子一抽,在紙上寫下了冬風。
“冬風?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刮起東風。”
秦鍵不住的搖著頭,把冬字塗成了一團黑,在一旁改成東,然後在風後麵洋洋灑灑的下了個破。
流行,通俗,中國風,過渡一下,剛好到下半場。
第五首跳。
中場休息。
“亂紅就看葉一的了。”
第六首跳。
“天空之城的和聲改編也得在下午完成。”
第七首跳。
“卷珠簾,這首得讓葉一把旋律多讓出來一些給我。”
第八首跳。
……
……
重新整理完畢。
秦鍵拿起重新修改標注過的曲目單,砸了砸舌。
“不會被噴吧?”
這樣一份鋼琴曲目單,不純粹的爵士風格小品,充滿童趣的古典片段,影視動漫主題曲混搭,民風國樂亂入……
琴鍵真的有些擔憂。
不過被噴就被噴吧。
隻要崇拜值獻上,隨便噴。
希望明天晚上靠著這份不靠譜的曲目單可以讓自己的左手感受一下暴發戶的感覺。
秦鍵放下了紙筆,摸了摸肚子,又把泡麵桶拿了起來,湊到嘴邊,一仰而儘。
這老壇,酸爽。
隨後的整個下午,秦鍵的雙手都處在和“切分節奏”抗爭中。
如果十九世紀末有一種音樂風格的誕生注定要讓全世界駐足矚目。
那喚醒這種音樂風格的魔力源泉中必然會有一味調劑叫做“切分”。
jazz的起源在哪兒,有多少種類,這對於秦鍵並不重要。
但是秦鍵知道在龐大的爵士樂分類中,有一種叫做tin jazz,而從tin jazz中衍生出來了一種叫做bossanove的音樂。
《autumn leaves》,就是典型的bossanove風格的作品,它夾著搖擺的律動,微妙的和弦,除了南m桑巴特有的熱情之外,還多出一分彆致的淡雅。
“切分”是bossanove的靈魂,是一切慵懶甜美浪漫的基石。
但是如何通過恰當的切分手法在節拍之間插入強拍來實現原有音樂流暢性的打破,這是個技術活。
特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