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兩種特彆體驗(1 / 2)

() 低音提琴是唯一在爵士樂中占據標準地位的交響弦樂器。

對於這一點,秦鍵自然是再清楚不過。

低音提琴本身隻是作為加強樂團的低沉音響而出現的一架提琴家族的樂器。

十七世紀之後,隨著主調音樂的發展和和聲功能的實踐,低音提琴才漸漸的從一個默默的配角凸顯出來。

成為了一種類風尚。

在提供和弦基音的同時,已經開始明顯的兼顧到節奏了,當然,不過在當時隻是為了應對新時期那種旋律歡快,節奏明朗的新音樂風格。

後來爵士樂誕生後,低音提琴又成了樂隊當中必不可少的低音聲部擔當,尤其是在傳統爵士樂中,它的原聲音色和質感效果是電貝斯無法取代的。

正如秦鍵此刻縈繞在耳邊低沉柔和的泛音。

弦音一出,敏感的麋鹿仿佛像是受到了某種衝擊,十指下的旋律像是一個漫無目的的醉漢突然找到了回家的路。

低音樂器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它並不是打擊類樂器,但卻實實在在的用它特有的震動頻率來操控著整個音樂的律動。

無論是大到四管編製的交響樂團還是小到隻有五六人的爵士樂隊。

在女bass加入到秦鍵的搖擺行進的第二小節後,音樂的形狀變的已經足夠清晰。

在鋼琴的敲擊聲和低音提琴極富顆粒感的質感音色交錯下,一陣帶著絲絲金屬感的沙沙聲也悄悄的的從舞台的某個角落出現了。

聖誕老人不再對著空氣雜耍。

手中的鼓刷在帶有四塊條形噴砂的鼓皮上開始了舞蹈。

三重奏在這一刻,徹底融合到一起。

秦鍵無法從餘光中去觀察老波特的操作,但鮮明的節奏在出來的那一刻,秦鍵就隻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下。

很明顯,bass和鼓都在圍繞著自己的旋律在音樂上的完善。

但事實上bass和鼓點才是swing音樂的靈魂所在,如果將廖林君和老波特比喻成兩個廚藝超群的大廚。

那自己所彈奏出來的音樂片段無疑就是食材。

而食材的好壞也最終決定了這首音樂的最終呈現。

雖然有swing指環來調節自己雙手下的音樂演奏,但本就是合作,自己要做的應該遠比現在更多。

秦鍵意識到問題所在,聽著音樂嘗試著手裡的動作。

或許可以再豐富一下樂音和聲,給bass一些更多發揮的空間。

在一遍副旋律結束前,秦鍵沒有按照原本即將中止的和聲進行,而是選擇在一個保持音後轉調。

c大調到g大調的轉調。

指環隻能改變秦鍵演奏的方式,在如何進行和聲走向的問題上起不到一丁點的幫助。

好在秦鍵還有點點屬於自己的乾貨。

在新調式開始,秦鍵從gmaj7和弦接am7和弦開始,在大七和弦到小七和弦的愜意感中一路放飛自我,接著把自己所掌握的爵士和聲走向中能用到的部分全部拿出來了。

廖林君一邊撥弄著琴弦,偶爾還能抽空端起酒杯喝一口,一直完美的填補著秦鍵經驗中所欠缺的那一部分,並且始終維係著整個曲子的高逼格。

至於聖誕老人,從鼓點進入的那一刻秦鍵就知道了,這tm分明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鼓手。

和老波特相比,自己曾經呆過的樂隊裡的那些個拿著鼓槌整天吹牛逼的家夥簡直就像是鼓號隊裡的小學生。

不過。

秦鍵覺得即興到這個程度,自己也差不多被掏空了。

旋律再次進行到結尾處,在鋼琴聲有明顯中止趨勢的意味中,女bass漸漸的隱匿了。

秦鍵抬手,音樂在低音提琴琴箱裡最後一點點嗡鳴和鼓刷滾奏在吊鑔上的最後一點沙沙聲中徹底被熱情的歡呼聲淹沒。

看著四周外國觀眾的反應,秦鍵自己也有點激動,倒不是因為手上的數值,多出來兩三天的消耗已經不足以讓秦鍵動容了。

剛才的合作中,儘管自己的水平有限,但還是完整的把音樂完成了,不論怎樣,和高手同台的感覺真的是過於爽快。

什麼時候自己也可以擁有一支這樣的樂隊,擁有這樣的樂手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