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白熱化的角逐(1 / 2)

() 對於這位選手,秦鍵的印象還停留在對方第一輪演奏的肖邦聖詠逃亡練習曲。

這種印象更多的是緣於‘聖詠逃亡’這首作品本身,秦鍵極為喜歡的曲目。

但是從對方整首作品的表現來看,隻能說穩定,並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

所以在複賽榜揭榜那一刻,秦鍵吃了一驚。

封子言和趙一諾的名字被甩到了第四第五。

而在第三名的位置上,齊峰的名字就是在那一刻被他徹底記住了

....

“他將帶來以下曲目”

“【莫紮特a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k310】”

“指導老師,鄔麗漣”

播報結束後,舞台上演奏者登場。

掌聲響起。

秦鍵連忙起身在後台轉了起來,在一個休息間較為寬敞的演員休息室內又找到了一個直播舞台的屏幕。

屏幕上,鋼琴前的少年已經動了起來。

標準的演奏姿勢,挺腰直立,雙手平行於鍵盤。

他的雙臂在鍵盤上來回擺動時,身型並沒有受到影響。

看起來長度適中的十指手指頭,靈巧的在鍵盤上跑動著。

旋律線條中帶著明朗的莫紮特效應,音樂一出,舞台的氣機便已被鎖定。

像是一條條細微到不可見的鎖鏈連接起了舞台到台下的每一個角落。

歌唱性的一彈一轉,調動著每一根聽覺神經。

嚴密,穩定。

一如第一輪般的穩定。

“嗯——”

秦鍵覺得站著腰有點酸,便坐了下來。

但是目光始終沒有離開屏幕。

莫紮特的作品在整個音樂史的長河中都是極為璀璨奪目的。

神童之名,美譽天下。

任何樂章在他的創作下都是一個高度完美、結構緊密的整體。

有評論家說:‘他的音樂沒有複雜的變化,也沒有唐突地展開,一切都恰如其分、無可挑剔’

屬於莫紮特的時代,鋼琴鍵盤數量還是較少的,然而就在這有限的範圍,他依然能用自己天才的方式將音色調配到極致。

平衡下,純真之美儘顯。

.....

“莫紮特的作品難度就是在於如何突破現代鋼琴固有的極限來表達他的情感,他在表達上,還差了點,在我們學校裡,這樣的演奏很普遍”

“算了吧,就你們學校,拖家帶口上學的一抓一大把,而且你自己第一次坐在擁有八百人的音樂廳中演奏莫紮特的時候已經多大了?”

“這倒也是。”

“這兩年湧現出來的新人越來越厲害了,上一屆的鋼琴組冠軍已經在去年的曼海姆國際作曲大賽上拿到銀獎了。”

“你是說遲恒那小子嗎?”

“是啊,他創作的鋼琴與小提琴二重奏在重奏組也拿了金獎。”

來自台下一角的對話。

評委席外,除了業餘音樂好愛者以外。

也有眾多的相關的專業人士,其中不乏青年演奏家,鋼琴老師,音樂評論員,古典媒體,甚至音樂唱片公司...

音樂繼續著。

就在剛剛,隔壁音樂廳的弦樂賽場上。

進入決賽的名額也最終被統計出來了。

結果的前三甲並沒有太過出人意料。

分彆為燕京音協,海市音協以及武省音協的推選人。

不過值得讓人注意的是拿到第第六個名額的選手,他的演奏隻完成了一半...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