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夏冬和他的交響樂團(2 / 2)

25分鐘後。

秦鍵輕歎了一口氣。

短短不到30分鐘看完一遍總譜,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存在的,但是秦鍵腦海中已經有了這份樂譜的備份。

所以他在快速翻閱的過程中,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夏冬紅筆標注過的地方。

從頭到尾再次過了一遍,秦鍵對於這首作品的理解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在夏冬的視角裡,鋼琴在整個交響樂中扮演著一種色彩樂器的存在,他將鋼琴歸類於色彩樂器編入到交響樂團中,就像管樂組的小號,打擊樂組的定音鼓,弦樂組的中提琴。”

他記載當中的色彩樂器組裡還包括豎琴,鋼片琴,排鐘等音色彆具一格的樂器。

小林征爾說過,‘協奏曲對於鋼琴演奏者的挑戰不僅限於完成自己眼前的兩行樂譜。’

沈清辭的‘聽’,甚至可以理解為‘用耳朵去引導身體下意識的控製自己的雙手,但前提是鍵盤對於演奏者已經像是雙手的延展為前提’。

夏冬指揮更乾脆的將鋼琴這件樂器放進了交響樂團裡的標準配置中,如此一來,鋼琴本身就變成了交響樂團的一部分

這樣,指揮便可以更加充分的來協調樂團中的每一個位置,不論是聲音還是整個音樂本身。

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本身又是一部鋼琴協奏曲。

所以在這首作品中,屬於色彩樂器的鋼琴自然而然又從一眾樂器中走了出來化身主角。

但這時他不再是被協奏者,而是樂團中的一員。

真正的一員,與樂團不再有任何間隙。

...

這種完全從反向思考分析的思維究竟會對作品最終產生多大影響秦鍵不知道,但他的好奇心已經完全被調動了起來。

目光移到總譜最後一頁上的幾行字跡上。

‘2004年,1月25日,卡耐基音樂廳,齊爾霍夫’

‘2007年’7月3日,波士頓交響音樂廳,胡帕德’

‘2011年,12月12日,克林卡音樂廳,佩拉西亞’

一個又一個偉大的音樂廳,一個又一個偉大鋼琴家的名字....

....

秦鍵合上了總譜,交還給身旁的夏冬。

不等秦鍵開口。

“既然看完了我們就先聽聽樂團吧,”

夏冬說著再次從坐席上站了起來,慢慢的走到了舞台邊。

舞台上瞬間安靜了下來。

“開始吧。”

就在他話音剛落下,從第一小提的首席位開始。

弦樂組,管樂組,打擊樂組,每一位演奏者近乎同時做好了演奏預備,甚至同類樂器演奏者的姿勢,持琴拿號的姿勢都是一摸一樣的。

音樂還未開始,秦鍵便被已經控製不住的有些興奮了。

一旁許久未講話的小林澤爾看向舞台的目光中,帶著深深的欽佩。

接著。

夏冬背過舞台,然後簡單的將右臂提起,高過頭頂,滯空大約三秒之後。

秦鍵見這一幕,秉住了呼吸。

隻見夏冬笑著衝秦鍵擠了擠眼睛,吐氣間,右手朝著小提琴組輕輕一點。

瞬間。

一陣鋒利整齊的風,帶著帕格尼尼魔鬼般的嘶吼,從弦樂組刮起。

所到之處,無不顫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