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緬北,老百姓們物價高,工資低,全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自己都顧不了太多,哪裡還顧得了誰當家做主?
若是能將他們日子改善的好一點,誰當皇帝都行。
彆的不說,自從富強入駐緬北之後。
建造的工廠、設立的公司,就有大把大把。
薪水的話,哪怕是最普通的工人,都是普通人薪資兩倍甚至更高。
不少人都以能進入富強集團工作為榮。
至少生活能有所保證。
而接下來的時間,陸鳴又頒布了一係列的外貿政策。
歡迎大批大乾的工廠、企業能夠入駐緬北,帶動緬北的經濟發展。
在陸鳴的呼籲下,無數大乾的公司工廠們,全部來到了緬北。
就如同八十年代末的大乾般。
搞起了如火如荼的貿易工作。
資本的眼光都是雪亮的。
在成熟的大乾,他們都有一套自己完善的運作方式。
這套可供直接照搬的運行模式,若是能夠帶到緬北的話。
隻需要資金的注入,就能有源源不斷的金錢聚集。
所以沒有任何的猶豫,國內的老牌企業們,紛紛過來挖掘這塊還未被開放的土壤。
有著富強的保駕護航,他們隻需要定期交稅,就能夠在這裡得到和平、穩定、安全的發展。
富強這邊得到了稅收,大乾的資本們得到了營收,緬北的老百姓們經濟被帶動,獲得了更多的發展就業機會。
可謂是一箭三雕。
什麼?大乾對緬北經濟的衝擊?
就問你老百姓的日子是不是好過了?
以前人家連手機都沒得買,現在呢?
隻需要在工廠打一個月的螺絲,就能購買一台花瓣手機。
到時候睜眼看時間,吃著從未吃過的大乾美食。
他們還有什麼不滿的?
甚至是那些拆遷戶們,更是一波肥。
隻要他們願意,大乾開出了優厚的遷移條件。
直接去大乾,從此戶口一變,直接成為人上人。
這小日子過得簡直不要太美!
至於二十年後,這裡到底是大乾還是緬北,誰又在乎呢?
當本地的年輕一輩們未來說著漢語,做著大乾的工作,用著大乾製造的商品,錢存進大乾的銀行裡。
他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