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幾方攜手共謀事(2 / 2)

想來也是,海捕文書一出,為了家人的安全,顧卿他們早就躲了遁了,不缺吃喝的情況下,幾乎是閉門不出,莊子隔著京都又遠,陸放如何得見?

找不到人,尋不到友,那姓黃的女人還有點東西,竟是真叫她利用鎮西候得了一批將士家眷,雖不是重要將領家小,可能救一個是一個。

至於剩下的,如許將軍等這些高級將領的家眷,因被押解天牢,看守嚴密,姓黃的那女人都摸不到,不得已陸放隻得暫且放下尋李瑤光的事,私下與影一會和,一邊偷偷轉移影一他們暗中解救出來家眷北歸,一邊計劃後續救人;

同年五月,在有心人的煽動下,終於,苦不堪言的百姓高舉旗幟相繼反了,一時之間,風聲鶴唳,大靖搖搖危已。

大靖朝廷因此大亂,朝中上下人心浮動,倒是一時半會顧不上處理這些將士家眷,陸放與影一乾脆撇下救了些人就自得意滿,再沒動作的黃麗瑾,二人協作給皇帝老兒來了個大的,竟是連同往日就埋在新京的釘子,裡應外合把天牢給劫了,直接把人全部救走。

與此同時,精明的鎮西候見狀不好,就跟當初大戰不願援北借口留下一樣,趁機提出為陛下鎮守西北邊防匆匆離開,黃麗瑾惜命,自是第一時間跟著撤退。

而此時的大靖更亂了,一件接一件的事情讓朝廷雪上加霜,皇帝震怒,焦頭爛額,顧此失彼,上下官員人人自危,倒是叫陸放他們得以在劫人後成功撤離。

唯一讓陸放遺憾的是,沒能把好友李瑤光一家人找到,匆匆北歸的他,懷揣著那飽經風霜的殘破海捕令,陸放影一甚至都不敢想回去後該如何與主上交代。

卻說被大家記掛擔憂的李瑤光,跟著大哥走的也是一路狼狽。

畢竟南邊民亂四起早有端疑,他們還帶著家小,為避開海捕令,走的那叫一個磕磕絆絆,路上不是沒有往北飛鴿傳書過,隻可惜回來的信上都沒有姨父的消息,顯見姨父並未收到傳信,也不知他一直在忙什麼?人是否安好?

在這種奔逃與擔憂中,直至四月底,在多地百姓高舉反旗的時候,他們才抵達了七濟堂位於山中的總部老巢。

此地四麵環山,地勢險要,環境清幽,本以為是深山人少之地,不想竟是一處人們各個安居,悠遠寧靜與世無爭的小鎮。

李瑤光他們抵達安頓後,第一時間就與北邊再去飛鴿,好在這一次終於有了好結果。 <

br>

領兵在外掃清敵寇殘餘的程塑,終於完成任務,立下功勳,與兄弟袍澤們回到了煥然一新的舊都。

才安頓下來,程塑第一時間就去了趟重新開業的七濟堂,出示信物本是想托求寄出平安家信的,不想一來就收到了家人報平安的信,程塑得之喜出望外,見信之內容,知曉皇帝翻臉,竟是要捉拿自家親人,甚至不惜下了海捕文書,程塑急了,抓著信就往沈越所在跑。

也是巧了,程塑拿著信匆匆跑來問沈越要告假請命,親自去南地救家人的時候,帶著一小批家眷回來,自以立下大功勞的黃麗瑾,也才剛剛見過興致不高,對她的功勞沒多大表示,臉上甚至都看不見一絲笑容的沈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