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不愧是校長,想的就是周到。”陳止希讚賞。
那這樣的話,他們電影票房就有保障,不至於虧本。
怎麼說小幾千萬票房還是能拿到的,就算給中影分12%,也不虧。
過億沒想過,不敢想,剛隻是吹牛逼而已!
她調侃道:“我想問問伱,你這樣白嫖人家的名氣,良心不會痛嗎?”
“房地產怎麼操作的...”
“停停停,您打住!”
陳止希聽不得他房地產理論。
開了下玩笑,方洪說正事道:“不過這隻是暫時的,還是要回到電影本身的質量上來,劉天仙隻能把話題炒熱,但她並不扛票房。”
也就是可以通過劉天仙拉熱度,但這菇涼不扛票房,所以想要突破票房天花板,那就要通過電影質量把票房拉高。
他這一說,陳止希就明白,直接問道:“你的想法是?”
“在電影上映之前,以噱頭把電影炒熱,電影上映的前一天,要立刻轉變風向,轉到電影口碑上去,劉天仙的宣傳模式要立刻拋棄。”
方洪是一點都不留情麵,用完就丟,不帶絲毫猶豫。
要是劉天仙聽到這男人的計劃,估計真的忍不住要打他一頓。
“那這就要靠我們自己花錢了,沒有依仗了。”陳止希道。
“對,為了省錢,我們還有一首主題曲,那些年錯過的大雨,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能不能不要唱歌,真難聽。”陳止希吐槽。
真搞不懂,這破鑼嗓子也好意思唱主題曲,隨便拉個人都比他強。
“沒什麼可談的,該說的我都說了,接下來就要看你微操了。”方洪攤手。
他掌控大方向,陳止希實際操作!
而陳止希也知道該怎麼做。
前期以劉天仙為噱頭拉熱度,等電影上映的前一天,將輿論引到電影質量上去,不跟《戀愛通告》捆綁,順便放出主題曲。
這樣不僅能為電影再加把火,還能通過歌曲讓觀眾了解電影,讓觀眾產生好奇心。
上映前一天輿論轉向到電影口碑上,是預留了發酵時間的,上映當天轉向的話那反應就太慢了。
當然,這樣的方式,是電影質量好的情況下,如果電影不好,網上一片罵聲那就尷尬了,因為他們沒那麼多錢去對抗龐大的口水。
這時代還是要靠電影口碑,並不像後來流量滿天。
陳止希問道:“你那歌好聽嗎?”
如果歌曲不好聽,就產生不了宣傳效應,操作起來就有點難。
“好聽啊!我剛不是唱給你聽了麼!”方洪一本正經道。
你唱的那叫歌,都不稀得說你,還是去聽聽董冬冬製作好的版本吧,這樣放心一點。
陳止希沒打擊他,而是問道:“我們找哪家公司宣傳,你有建議沒?”
“沒有,這個你應該比我熟吧,我連圈都沒進,你進圈多少年了。”方洪道。
其實他心裡有選擇,影行天下那家公司營銷服務就做的挺好!
但他又沒關係,現階段的時間不了解那家公司,沒必要專門指定!
就讓陳止希自己去摸索,自己去尋找,這樣見的多,貨比三家後說不定能找到更好、更便宜、更適合的。
宣傳的事,馬虎不得,他相信陳止希的智慧,人家就是玩這個的。
兩人確定好宣傳策略,然後再次分頭行動。
方洪依然盯電影,陳止希依然外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