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仙同事件,在玉兔對整個娛樂圈進行無差彆攻擊,在對姚大嘴被貼上“惡之花”標簽後,基本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沒有人在發通稿或帶節奏,找不痛快。
也讓所有人知道,劉天仙是校長罩著的,找她麻煩,就是找校長麻煩。
一時間讓網上明星八卦顯得風平浪靜,好似整個娛樂圈都安靜了下來。
沒有人在罵誰,也沒有人在花錢買誰的通稿,就連糖人瞎姐都蹭的少了,主要是怕被校長搞。
生怕校長拿他們開刀。
而他們又是靠風評,靠流量存活的明星,黑料太多承受不住。
誰也沒劉天仙那麼厚的血,那麼強的韌勁。
且現在的校長,現在的玉兔,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猶如炙熱的太陽照耀著整個影視行業。
{2012年12月12日,一個特殊的日子,不僅因為它是一個網民創造的數字節日,更是因為由玉兔出品的電影《泰囧》在這一天上映。
之後的日子,《泰囧》引起了大眾的“狂歡”,讓這部投資僅三千萬元的小電影創造了中國電影史的票房神話,成為史上最賺錢的電影。
2013年1月12日,整一個月,《泰囧》最新票房破12億,已遠超2012年《超體1》所創造的票房紀錄。
目前它的票房在國內僅需仰視《阿凡達》13.79億元的票房紀錄。
據最新消息稱,《泰囧》的放映將暫定延期至1月28日。
影片的好評如潮,使得玉兔影業陳止希“一鳴驚人”!}
這篇報道是發在了財經日報上的,標題是:陳止希《泰囧》的“12億神話”!
可以說把陳止希抬的很高,隻因為這部電影從開始立項、投資、製片、宣發全程都是她帶領並親自操刀完成。
也是她脫離方洪,全程完成的首部作品。
以前的電影或多或少都有方洪的影子,現在她也正在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電影商人。
這部電影的成功,預示著國產電影的崛起,新生代導演和電影人的崛起,對舊有文化的挑戰。
就連主流媒體,網絡媒體都在紛紛報道這部現象級電影。
“《泰囧》票房破12億,刷新國產片票房記錄!”--人民網。
“泰囧票房破12億了![震驚]”--新浪娛樂。
“《泰囧》票房破12億創紀錄,催熱泰國遊!”--搜狐娛樂。
“《泰囧》票房破12億評:搞笑戰勝嚴肅不值高興。”--中新網
媒體大多是歡騰和驚歎,當然也有批評。
這是在所難免的,一部現象級的電影火了,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
但絲毫不妨礙,這是中國電影行業繁榮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網友倒是沒多大的感覺,他們隻是覺得這電影好看好笑,看的新鮮。
專家卻有很多的在批評:“《泰囧》典型的三俗電影:低俗、庸俗、媚俗!以電影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產業不能隻緊盯票房,而應該注重文化導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質與品位。”
就連華中師大文學教授、作家小蘇在長江日報上炮轟:“《泰囧》是對於文化產業的不良示範!”
文學界不能跟人民一樣低級趣味,可以理解。
這部電影的成功,讓媒體、報紙、文學界紛紛擾擾,各種各樣的專家都跳了出來,噴兩句。
但噴的徐光頭不高興,發文回擊:“看完電影再說。”
與他的激動不同,陳止希比較淡定,她表示:“它就是一部電影,我們很誠意的在做一部商業喜劇電影,不同的電影承擔著不同的功能,你不能要求喜劇電影有深刻的內涵,批判社會,挖掘人性,那.”
說到這她又停止了,表達欲有點強。
其實她想說,那麼拍,你又不讓過審,刪減屁事還一堆。
她轉而表示:“電影最大的功能我覺得還是愉悅觀眾,以情打動觀眾,知識分子對影片的要求可能更高些,這是好事,會鼓勵我們關注商業以外的東西。”
就連光線王長填都跳出來發表了對這部現象級電影的看法:“光線從前是很喜歡和香江導演合作的,校長讓我們發現香江導演把電影當成行活。
他們會有一定的基礎的票房,但頂多就是1.5到2億,然後就再也上不去了,甚至很多大導演破億都很難,但是內地導演沒有上限,每年的票房奇跡都是內地導演創造的。
另外,內地導演更了解內地文化,他們拍的東西更接地氣。”
這些話,算是否定了香江導演,讓電影市場風向來了次轉變。
校長、光線老總這兩位重量級人物都對香江導演不感冒,相當於香江的電影神話正在破滅。
所以就爭論比較多,報道比較多。
以前就算有挑戰,但還是可以打的,現在打都沒法打了,就連房龍的《十二生肖》都隻堪堪過八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還沒12年年中的《超體1》票房高。
《泰囧》的成功,在加上玉兔12年多部電影的成功,讓玉兔的旗幟更加鮮明,很多懷才不遇的導演或編劇拿著劇本尋求玉兔的合作與投資。
比如韓含就帶著他的《後會無期》而來;文藝導演刁亦男帶著他的《白日焰火》劇本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