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造紙術(1 / 2)

大秦長公主 池衣 6995 字 9天前

《大秦長公主》全本免費閱讀

【我在太空開機甲:這是換成人組演員了?導演花大手筆找了雙胞胎兄妹?】

【草莓甜心卷:演員裡哪有那麼多雙胞胎啊。劇組隻不過是按照乾昭大帝的畫像找了位長相氣質較符合的女演員,然後再由她客串扶蘇公子而已。畢竟扶蘇公子屬於早死的白月光,戲份不多,一個人扮演也綽綽有餘。】

【你好,結婚:不過說起來也巧,這位演員姓趙……聽說就是乾朝滅亡後,改姓避災的乾昭大帝後代。兩千多年過去了,還有後代長得像老祖宗的,看來這基因傳承還挺穩定的。】

【頭癢,長腦袋了:可能是因為乾朝出了太多女皇帝的緣故吧。稍微懂點生物學的都知道,女性能穩定傳承線粒體DNA。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延續祖宗血脈,生女兒才是最優解哦。】

雖然後世小輩們說話放肆無厘頭,但是聰明的古人大致弄清楚了。

這個優伶是熙和長公主的後代。

“隔了兩千多年,還能這麼像啊?難怪我覺得女兒長得更像我呢!”

個彆男人們有些破防了。

“無知婦人,他們說像你就信了,你又沒有見過真正的熙和長公主!”

“你覺得無知,你倒是彆看啊!”

“哼,不看就不看,還真以為……”

有人剛這麼說完,突然發現天幕在他眼前消失不見了。

而更驚恐的是,周圍的人依然津津有味地看著原先天幕的位置。見他表情古怪,還對他露出詫異的眼神。

陰嫚則是側目看向熙和,語氣有些痛心:“阿姊,你的後代……居然淪落到做優伶?”

熙和見她一臉同情之色,不解並含蓄道:“有的人家族都沒活過三代呢。如此算來,我的血脈能傳到兩千年後,似乎很不錯了。”

完全沒有必要可憐後世小輩啊。

不說是演員了,就是隨便抓一個家庭和睦的普通人,他們日子都過得比皇帝還舒坦呢。

陰嫚聽她這話越聽越不對。不過看阿姊的樣子,她似乎對子孫後代之事並無過多在意。或許……是因為阿姊還未有子嗣?

一隻貓餅聽觀眾們議論,也切換了乾昭大帝的畫像。

【這是在紙張改良優化後,由宮廷優秀畫師特意為乾昭大帝畫的畫像。此畫留存至今,也是我們x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黔首們大多是外行,對這幅描繪逼真的畫像感到驚歎。

以後能稱帝的熙和長公主居然是這般模樣?畫像中的女子冠冕華服加身,人們在看到畫像的第一眼,感受到的就是其尊貴威儀之態。回神後,才會留心公主那不俗的容貌。

畫師們則發現這畫像所用的技法與他們現在作畫的方式截然不同。

有些手癢,並且想學。

有些官員則注意到主播說的紙張。

這紙張又是何物?聽著似乎與能寫字的昂貴布帛類似。但看這畫像的材質,似乎不像布帛?

嬴政看著那頭戴冕旒,身著正服的帝王畫像,眉心緊皺。

朕不是已經廢了冕旒?

乾昭大帝,“昭”一聽就是諡號。這逆女還挺喜歡啟用一些他廢除的製度。

天幕中正好飄過來一段話。

【草莓甜心卷:嘿嘿,政哥滅六國之後,秦國疆域版圖擴大,他需日理萬機。沒過多久,政哥就嫌棄帽子上的串珠太過累贅,阻礙他批公文,就給廢了,改用通天冠。乾昭大帝登基後雖然啟用,但平時上朝也不會這麼正式戴,隻在重大祭祀等場合才會用。嗯,據說她會啟用的原因是……】

【你好,結婚:這劇我看過,我知道!這是乾昭大帝在史書上的原話,“朕知父皇嫌冕旒累贅,如今親自實踐,才覺累贅不假,但又著實霸氣。”】

【鹹魚突刺:哈哈哈,陛下您不戴冕旒也很霸氣!】

嬴政:“……”

嗬,嫌累贅你就不要戴啊。

蘭池宮。

陰嫚有點想笑,但是熙和阿姊就在身側,她又覺得不大厚道,最終還是憋住了。

“阿姊,你放心,那是日後的乾昭大帝才會做的事,阿父應該不會怪罪你的。”

熙和似乎將自己與天幕中的乾昭大帝割裂得清楚。

“嗯……我不會是她。”

【其實乾昭大帝造紙初始並不順利,當時她還得防著杜衍和杜危等人,私下在偷偷做,每日耗時短,效率又低。直到她身份暴露,杜家被始皇誅滅後,她才擺脫束縛,正式挪用工匠參與造紙。而這種紙,在我們現在看來也相當粗糙,也就能寫點字,其柔韌性是不達標的。不過多虧紙張的問世,文化才能得以更好的保存和傳播。紙張經曆了曆朝曆代工匠的改良,慢慢演變成了我們所熟悉的模樣……】

主播一邊說,一邊放了幾分鐘的紙張演變短視頻。

【我在太空開機甲:的確,紙可比竹簡方便多了。竹簡笨重,保存不易,還很容易被蟲蛀。像我們南方人都不敢買竹製品家具,不然一到梅雨季節,這些家具都潮濕得發黴了!古人用竹簡著書,可謂是相當不易啊,聽說還要定期更換竹簡抄書,難怪先秦那麼缺人才。】

【草莓甜心卷:乾昭大帝造紙並推廣普及,對文化保存起了重大貢獻。我記得紙的原料其實也挺普通的,也就是那些樹皮,漁網之類的。】

聽到天幕說製紙的原材料,許多大臣都豎起了耳朵。

他們日常就與竹簡打交道,看著天幕所呈現的紙的好處,他們當然心動!

隻可惜,剛才說這話的小輩卻並不深入去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