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的利潤就能冒險,十成就能拚命,三倍………”
朱棣嘴裡念叨了一遍朱瞻基的話,他張了張嘴想要反駁些什麼,但是又發現自己一時間居然有些不知道從何說起。
因為朱瞻基的話,無疑是直接揭開了他心中的疤,什麼朝貢?那不過就是不得而已的安撫,就是為了讓阿魯台馬哈木不鬨事。
還有那瓦剌韃靼養不熟,他自己又何嘗不知道?
但是養不熟,總歸比起讓其一直咬自己要強些吧?
他歎了口氣,剛剛因為朱瞻基說他做虧本生意,而升起的火氣,也是儘數消散,他又些無奈道“那爺爺又能如何?爺爺能做的不過就是有生之年,把草原徹底打殘,把爺爺能做的事情,全部做了,儘量給你和你爹留下一個安穩的北方,除此之外,你說你爺爺還能做些什麼?”
“不,爺爺,您能做的還很多!”
朱瞻基見老爺子這幅霜打的茄子樣,就立即道“首先,這朝貢體係,就該早早地改了!”
“改朝貢體係?”朱棣看看朱瞻基,結合先前朱瞻基的想法,基本就能猜到朱瞻基想乾嘛,問道“你想把回贈之事抹掉?”
“不止是如此!”朱瞻基搖頭,補充道“不止是回贈之事要終結,還有,對於各國的朝貢也必須製定規格,比如除了按照國家大小,以及他們的特產來規定朝貢的東西和數量以外,還有像是瓦剌,韃靼這種冒犯過我大明的,必須要遠遠高於其他主動臣服於我大明的國家的朝貢數量!”
“另外就是關於打仗之事,不能我們打贏了,但是卻什麼懲罰都沒有,首先我們贏了之後,就必須要讓戰敗的國家或者部落賠償我們戰爭的損失,除此之外還得懲處該國或部落挑起戰爭的罪魁禍首,或殺,或囚禁,皆需由我大明定奪!”
朱棣聽的朱瞻基的話,卻不禁笑了起來,笑的有些古怪道“小子,你這話倒是符合咱的胃口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這些想法,朝中大臣們會怎麼想?他們會說你這個太孫殿下離經叛道,不尊聖人之道,弑殺暴虐,殘忍無度,德行有虧!”
“除此之外,還有,這朝貢豈是你說如何就如何的,且不說祖宗規矩,就說你想讓韃靼瓦剌朝貢,他們會聽嗎?他們不會,他們隻會怨恨於我們,然後無休止的侵犯,而回贈之事,雖是不好聽了些,但多少也能安穩主他們。”
“還有至於什麼懲罰挑起戰事的罪犯,更是無稽之談了,就像是本雅失裡,若不是馬哈木把他殺了,我就是想抓他都不可能,他們打不過,大不了一走了之而已,而且就算我抓住了他們,殺了他們,又能如何?不過是讓草原人更加同仇敵愾罷了!”
朱棣很認真的說著,他看著眼前的朱瞻基,就像是看見了年輕是的自己。
那個時候他有何嘗不是如此?
上麵有大哥,老頭又如此決絕,心裡即使有著想法,也隻能變得十分絕望。
沒了奢望,所能想的無非就是縱馬草原,一切沒有羈絆,想乾什麼就乾什麼,那個時候自己似乎也是如此,如此年輕,且想當然的………
隻不過,他那侄子實在是不爭氣罷了。
等到他坐了皇帝,他才發現這位置還真沒以前的燕王殿下過的舒坦,顧慮實在太多,即使很多事情,哪怕是他,也不得不妥協。
朱棣本以為自己說到這兒,今天的交談應該也就結束了,他也對自己這個大孫子,有了新的認識,雖說感覺有些稚嫩,但是心裡其實也很滿意。
畢竟稚嫩不可怕,對他來說,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這種野心勃勃的樣子,才是他最欣慰的事情。
在他看來,一個皇帝最重要的就是野心了,沒有野心就像是老虎沒了爪牙一般,或許是個穩健合格的皇帝,但是成就絕對是有限的。
就像是建文帝,但凡建文帝當初心狠一些,他也不可能有今天了。
他朱棣的孫子,他自然不希望重蹈了建文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