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大明基建自此開始!!!(2 / 2)

“我的意思就是這次北伐,我們不能隻是簡單的像以前那樣將馬哈木和阿魯台打投降就算了,而是要徹底解決草原問題,就算是不能徹底解決,那也至少解決大半問題。”

朱瞻基說著話,一邊繼續把朱棣往二樓引,一邊繼續道“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建城,用水泥在草原上建一座牢不可破的雄城,直接插在草原心臟上,屆時隻要守住這座城,不管是瓦剌還是韃靼,想要再犯我大明邊境,不拿下這座雄城,就是想襲擾一下,都得思量再三,否則,一但我們從這座雄城出兵,輕易間就可以阻斷他們的退路,屆時他們自然就沒有了現在這樣想打就打,想跑就跑的優勢!”

朱瞻基說的擲地有聲,他的策略其實和漢唐時期的都護府大差不差。

直接插在這些邊疆區域的心臟上,以都護府輻射影響統治這些區域。

這其實也是一直以來大明最想做,也一直在做的事情,隻不過相比漢唐時期多少有些力所不及就是了,但是戰略上卻也一直在向這個方向上努力

就像是眾所周知的兀良哈三衛,這些投降於大明的蒙古部落,便是指派鎮守東北的蒙古部落。

而在西北地區,大明也有同樣設置了七個衛所,分彆是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罕東衛、沙州衛、赤斤蒙古衛、哈密衛。

這七個衛所的作用,其實本質上就是在效仿漢武帝經略西域的做法,想要通過關西七衛截斷蒙古與西域的聯係,下一步便是學漢武帝直接建立西域都護府了。

隻不過想法是好的,老爺子之後,他那個不爭氣的……咳咳……

總之就是自此之後,大明對外用兵便就是更多的以守為主了,正北方都有些搞不定了,更彆說原本的經略西域了。

況且“強賓不壓主”,擁有距離優勢的吐魯番汗國對關西七衛的軍事壓力從未有過半刻停歇,到嘉靖三年,關西七衛全部撤回嘉峪關以東,至此大明對西域的經略徹底宣告破產。

但是糾結根源問題,其實還是在大明對西域的經略上,有些過於保守,哪怕是眼前自家這位爺爺,彆看搞了五次北伐,但是對瓦剌和韃靼的態度上,更多的其實傾向於拉攏一個,然後再打擊另一個,使兩方成平衡的態勢。

再加上瓦剌韃靼分彆和大明碰過一次之後徹底慫了起來,再不敢正麵和大明交戰,以至於所謂的五次北伐,後麵的三次北伐戰果基本等於沒有。

五次北伐,是朱瞻基不想看到的,不僅耗費錢糧不說,也更浪費時間和精力,所以朱瞻基的目的就是直接解決問題。

而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如同漢唐時期建立都護府一樣,直接在草原上建一座城,隻要這座雄城建成了,不管是後續的經略,還是對瓦剌韃靼的監控,無疑都是戰略性的。

而水泥的存在,則是給了他建城的底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