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是十戰十勝五KO,這幾個詞湊在一起,聽者隻會覺得成連是名優秀的選手,擁有在未來數年內衝擊冠軍的潛質。
可是……
誰能來解釋一下,不到半年是個什麼東西!
一般而言,UFC運動員一年中可能參加2到4場比賽是比較常見的情況。
極少數活躍且狀態良好的運動員可能會有更高的比賽頻率,不過也不太常見。
過於頻繁的比賽不僅會增加受傷的風險,也會影響運動員的表現和職業生涯的持續性。
就算這些戰績是來自各項賽事,不隻有阿雷格裡港城市賽,那也是足夠駭人的了。
要知道,成連麵對過的對手,可都不是些小打小鬨的業餘愛好者,其中不乏擁有站在最高級彆賽事資質的強者!
然後……
他就這麼一路橫推過來了?不需要養傷,很快就能投入訓練,隨時準備碾碎下一場比賽的對手?
在格鬥迷的記憶中,能帶著這種戰績進入UFC,並且取得出道戰完美勝利的選手,恐怕還得追溯到比較古早的時間段。
追溯到所有人比賽都為了養家糊口,隻要還沒死,能夠繼續賺錢,就往死裡打的野蠻時期!
一時間。
觀眾們驚奇不已,探討聲此起彼伏。
“這……這是要誇成連的醫療團隊比較厲害?”
“兄弟,給你每個月一百萬的看病錢,你能半年不到打贏九場比賽,然後簽約UFC嗎?”
“確實,他已經不是簡單的用一個鐵人就能形容的選手了……沒錯,怪物!如果數據屬實,成連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怪物!”
這時候,再聯想起成連打贏比賽後,那風輕雲淡,虛空捧物繞場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