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李烈,果然勇武,乃是英傑之才,可惜卻是逆賊”。
張叔夜看見李烈的刹那,這是他對李烈的第一印象。
李烈身材魁梧,身高八尺,麵孔長的是氣宇軒昂,身披虎頭連環白色板甲,腰係勒甲龍虎黃金玲瓏帶,白色披風,手握盤龍方天畫戟,胯下白色戰馬。
後麵一百帶領的人馬,也是白甲白馬,手握長槍,背後負箭,精銳之極,如同三國白馬義從再生。
“人如其名,張叔夜文官出身,卻精通六藝,能文能武,一身虎頭吞天凱,金光閃閃,內穿紅色官袍,胯下紅棗馬,手中一把長槍”
張叔夜觀看李烈之時,李烈也對這個北宋名將充滿好奇。
“逆賊李烈,今天下聖上賢明,百姓安居樂業,如此太平盛世,為何謀反,禍亂百姓,落草為寇”?
“我大宋擁兵百萬,天威浩蕩,不是你所能夠忤逆的”
“不如早早投降,本官可以饒你一命。”
張叔夜厲聲喝道。
雖然趙佶不可能放過李烈,但是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給他生的希望,以免他做困獸之爭。
要站在道德的製高點,才能夠動搖對麵的軍心。
“張大人不愧是朝廷官員”
“說話做事,真是信口拈來,趙佶要是賢明,會每年搞的花石鋼,令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會提拔一個太監當大將,提拔一個和他一起踢球的人當太尉,天下之中,誰不知道六大奸臣的惡名”
“會每年給遼國賠款,把宋哲宗收回的土地搞的破碎”
“大宋百萬大軍,結果這麼多年了,還不能收回燕雲十六州,也就欺負欺負老百姓,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窩裡橫罷了”
“每年邊關都要受異族的侵擾,統治下的百姓,人禍天災更是數不勝數。”
“何來太平盛世一說。”
李烈立刻進行反駁質疑。
“毛頭小子,安知國家大事之繁重複雜”
“聖上隻是一時聽信讒言,被小人所誤導,有我等的輔佐,依舊是一位賢明的君主”
“容不得你這賊寇在這裡說三道四。”
朝廷的錯,怎麼錯,再怎麼不好,也是在體製之內。
雖然做錯了,但是不能夠承認,默默改變就是,這都是政治,不能夠讓這些東西流落到民間。
否則他這個官就乾不下去了。
張書夜雖然體恤百姓,是一位賢臣,但是依舊作為這個階級的統治者,肯定得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
張叔夜怒說道。
“本官,是不忍戰火紛飛,令健兒而折戟沙場”
“給你一次機會。”
“否則大軍一動,便令爾等灰飛煙滅。”
張叔夜威脅道。
“什麼狗屁朝廷大軍,我看來不過是一堆土雞瓦舍了”。
“也敢大放其辭,讓我灰飛煙滅”
“就算是趙匡胤重生,今天也得要敗在這裡。”
“我說的,佛祖來了也救不了他。”
話不投機半點多,張叔月不給他麵子,李烈也直接撕開臉皮。
“年輕人,不知道天高地厚,會你就會為你的言行付出代價。”
“既然如此,手底下見真章吧。”
張叔夜帶領他手下的一百騎兵,返回了宋軍的陣營之中。
“我們走”
望著張叔月離開的背景,李烈也帶一百騎兵返回陣營之中。
“來人,聽從我的號令,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