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的火器,好似前段時炮擊太師府的火炮,兩軍交戰,還未短兵交接,就被火炮打的破碎,大軍死傷哀嚎無數。
重騎兵,上千人的重騎兵,比遼人重騎兵還要精銳,更加可怕。
全部都是帶甲之士,梁山的帶甲之士近乎三萬。
趙佶在奏折之中抓捕一個個有用的重點消息。
要是彆的大臣,趙佶可能會相信他們謊報軍情,可是,這可是張叔夜的親筆信,對於張叔夜的為人,他還是相信的。
梁山一介賊寇,競然有如此實力,肯定是謀反多時。
“廢物”
“一群廢物”
“十萬大軍,兵敗了”
趙佶看完之後,頓時一陣怒火,大發雷霆,將奏折丟在地上。
雖然張叔夜已經稟明情況,他對於這個結果還是無比震撼,無法接受。
按張叔夜的描述,梁山賊寇的武器和裝備,比他的朝廷大軍還要精銳,比肩禁軍,這怎麼可能。
梁山賊寇才造反一個月,就有這麼多精銳人馬,要是一年,那不是比他的朝廷大軍還要強悍,他絕對不可能接受這個結果。
趙佶用怒火掩飾他的恐懼。
“拿下去,傳給諸位愛卿看看”
“童貫,你第一個看”
趙佶指名道姓。
“臣惶恐”
“有負陛下重托”
童貫撿起地上的奏折快速的閱讀完,頓時跪倒在地。
一股冰冷在他跳動的心臟中跳動,流遍全身。
十萬大軍灰飛煙滅,他作為這一次的主帥,難逃其罪。
雖然趙佶親自點將張書夜,也有一定的責任,但是趙佶是皇帝,他是臣子,皇帝是不能背鍋的,最終這個黑鍋,還得落在他身上。
“太師,你也看看”
下一刻,張書夜的奏折就到了蔡京的手中,蔡京看完後,若有所思,隻是撫摸著胡須,一言不發。
接下來,張叔夜的奏折傳遍了朝廷之中的文武大臣。
“那梁山賊寇,謀反多時,如今火器犀利,兵馬精銳,諸位愛卿,今天一定要想出克製他的法子”
“否則,一律不得下朝,想到出來為止”
趙佶隻能將問題全部拋給大臣。
“十萬大軍敗了”
“那火炮如此犀利,如同天雷,一出就是死傷上百”
“重騎兵,比遼國還要精銳”
“三萬帶甲之士”
群臣頓時議論紛紛,交頭接耳,大為震驚。
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那梁山賊寇會如此精銳。
精算他們之前洗劫了濟州府,也不應該有這麼多的鎧甲才對。
“童愛卿,你可有什麼計策”
童貫作為朝廷的統兵大臣,自然是被趙佶第一個問話。
“回官家,臣有一計”
“梁山賊寇的火器犀利,梁山雖然有上千重騎兵,但是我們也有重甲步卒,可以用重甲步卒,可以列陣克製”
“火炮的話,天才能人誌士多也,我們也可以招募人手打招,以火器克製他的火器”
童貫回答之後,趙佶點了點頭,也還算認可。
“蔡愛卿,你有何對策”
計問三家,趙佶作為皇帝,還是有一點政治素養的。
“回官家,那梁山賊寇的火炮,應該就是前段時間轟炸臣家的火炮”
“臣有到火炮營了解過,此物威力並沒有那麼大,而且準頭低,造價昂貴”
“用於大戰,一次隻能打死一好兩人,而且沉重,五發之後,就不能再發射,容易炸堂”
“隻能攻城用,一顆炮彈的造價高達二兩”
“不足為慮,憂患乃是那支重騎兵,我聽說呼延灼手下有一支連環馬騎兵,必然可以和其一博,再加上步重卒,可以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