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 5 章(2 / 2)

他知道安鶴一也要帶學生,想必也有把氣往肚裡咽的時候吧。

穆機長撓撓臉,決定要和安大夫好好交流交流。

*

安鶴一難得有一天沒手術,早上查了房,參加了科室的病例討論會。

誰主治誰講病情和手術方案,然後全科室討論,這是吳主任早就定下的規矩。

第一次手術,永遠是患者最佳的手術時機。加上神外手術總是風險高、難度大,他們一定要在第一次手術前找到儘可能好的解決方案。

“我結合患者意願,傾向於做介入手術。”齊大夫指著影像結果說。

吳主任皺著眉頭沒說話,安鶴一琢磨了一會兒說:“動脈瘤長在腦乾上,這個主乾道的位置,介入有些勉強吧。”

“病人希望微創。”齊大夫應道。

安鶴一看向他:“病人的意願當然重要,但我們得實事求是。如果介入不能成功,破裂風險加大,還不如傳統的開顱穩妥。”

科室人都知道安鶴一能開顱也能做介入,所以他的建議,很難讓人反駁。

“安大夫說得對。”吳主任拍了板,“小齊你先和病人談,他們不同意的話,我再去。”

等散了會,安鶴一回過味兒,想跟齊大夫聊聊,可人瞧了他一眼,直接走了。

安鶴一是吳主任的得意門生,齊大夫是彆的醫學院考來的。手術方案被否定,想必齊大夫不會太快活。

可安鶴一覺得自己沒說錯,他是從病情的角度出發的,隻是可能,有更平和的表達方式。

不過這已經是改良的安鶴一了,擱著以前,他會說得更直接。

穆向遠怕他年輕氣盛得罪人,跟他談了好多次。一開始安鶴一還不服氣,說隻要把病人治好,這都不是事。

穆向遠安撫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他要是保持那種溝通方式,如果對方不是醫生是病人,肯定受不了。

在安鶴一心裡,病人的事最大,這話他聽了進去。

後來吧,安鶴一覺得幸虧有穆向遠,不然他可能真要捅點簍子。

果然,在醫院裡一閒著,意味著事情就要找上來了。安鶴一一杯碧螺春還沒品完,就被叫去做急診手術了。

“沒什麼,就是後腦被打了下。”急診電話裡是這麼說的,聽著挺風輕雲淡的。

這妥妥的詐騙電話,要是這麼簡單的手術,能用得著找安鶴一?

換衣服、刷手、消毒、上台,安鶴一朝麻醉老師笑了笑,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穆向遠那邊能按點休息吃飯,安鶴一這一頓餓到了下午兩點。

手術台上躺著的,是個14歲的小男孩,被人用棒子打了腦袋,在外院手術之後又昏迷了,轉到了同安附院。

基本事實確實和急診說的差不多,但這可是特重型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