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看到老爹這個樣子,便問張嵩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
“殿下,要想讓寶鈔流通起來,就必須讓百姓們信任寶鈔,而要讓百姓們信任寶鈔,就必須讓寶鈔有存在價值。”
“臣認為,朝廷應該先用白銀將市麵上的寶鈔收回。之前的寶鈔防偽能力差,容易被仿製,朝廷應該重新設計寶鈔,成立寶鈔司衙門。專門為此事負責。”
“然後把寶鈔和白金掛鉤,百姓隨時可以用寶鈔跟朝廷兌換白銀。”
“這樣一來,寶鈔的信譽度就會大大提高。同時,朝廷應該限製寶鈔的發行量,不能無限製地印刷,確保寶鈔的購買力。通俗的講就是有多少銀子印多少鈔。這樣,寶鈔才能在民間流通,也能促進大明的經濟。”
老朱和朱標聽張嵩說完,無奈道
“你說的這些咱都聽明白了,可現在大明北邊要和前元作戰,西南也在征討那元梁王,實在是沒有太多的白銀。”
張嵩撓了撓頭,猶豫半天還是說道
“陛下,如今國庫空虛,臣聆聽陛下教誨,也想為陛下分憂,臣這裡有新式琉璃製作方法,用此法所製琉璃晶瑩剔透,美麗至極。陛下可叫人製作出來,然後賣給富商,如此也能補貼國庫。”
老朱欣慰的看著張嵩,
“小子,有心了,琉璃咱是知道的,就算你那琉璃製作出來,又能賣多少銀子呢?”
張嵩對眼前的老朱很是無語,心想“小農思想,啥也不懂,老子從後世而來,做出來的東西不知比現在市場上賣的好千倍、萬倍,等小爺做出來,到時候亮瞎你們的眼睛。”
當下也不再多言,隻等自己先做出樣品,讓老朱看看,到時候不知道老朱還能不能和現在一樣桀驁不馴。
想了一會便又開口
“陛下,何必隻在乎大明境內白銀,臣少時翻閱古籍,得知那倭國境內很多銀山,倭國人也未曾開采,咱們何不從倭國采掘白銀輸入大明?一年少說也有個千萬兩。”
老朱聽到張嵩說倭國有大量白銀未曾開采,而且一年產量能達千萬,不由兩眼放光。
“小子,你確定那麼大點個屁地方有大量白銀?”
“陛下,臣也是少時看到古籍記錄,應該沒錯,陛下也可派人先去查探一番。”
朱標苦笑
”張嵩啊,你有所不知,大明立國之初就已將倭國列為不征之國,又怎麼能從倭國采掘白銀?”
“陛下、殿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倭國向來狼子野心,我大明沿海百姓至今還受倭寇侵擾,苦不堪言。又何來不征一說。陛下何不以此為借口,征討倭國?”
老朱從來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帝王,聽完張嵩所述,便叫來了錦衣衛指揮使毛驤。
“臣毛驤參見陛下,殿下。”
“起來吧,毛驤啊,咱聽說倭國有許多銀山未曾開采,咱準備派你帶人前去倭國打探,看看是不是真的。你去準備一下,要是有任何發現,第一時間回來稟報咱。”
“臣遵旨”
說完,毛驤便退了下去。
思慮了一會,老朱對張嵩開口
“倭國的事咱叫錦衣衛前去打探,若是真的,到時候再想辦法。”
“眼下還是要按你所說要成立新的寶鈔衙門,製作新的寶鈔。”
“這事咱就交給你了,小子,彆叫咱失望,你回去準備一下,明日早朝上奏給咱。這事做好了,咱重重有賞。”
張嵩看著又開始畫餅的老朱,內心已經開始免疫。
自己沒事睡什麼覺啊,就是打了個瞌睡,這又來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