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是你們逼我的(下)【求月票】(1 / 2)

羅三跟公羊永業自詡一把年紀,見識廣博,什麼場景沒見過?他們年輕時候也是馳騁疆場,百戰百勝的悍將,每逢大勝歸來,迎接排場都不小,遂以為再闊氣也就那樣。

事實證明——

他們的想象力還是太匱乏了。

也太小看祈善的工作能力。

王庭這邊收到消息,提前數日在大街小巷張貼喜訊,務必讓王都境內每一隻野貓都知道!同時還通過驛站將消息傳至京畿,並且宣布期間關卡不收費,庶民可自由往來。

哦,自然還少不了發雞蛋活動。

總而言之,不管是自發過來一睹國主風儀的,還是奔著免費雞蛋過來湊熱鬨的,剛剛脫去寒潮的王都熱鬨得仿佛一秒入夏。人一多就容易出事,為避免有心人利用這個場合作祟,安保工作自然也要到位,隔離帶拉得老長,遠遠望去倒像是一個個整齊軍陣。

若嫌棄地麵視野不佳,附近的樹杈房頂也是不錯的,但這些位置有一定門檻要求,手腳沒點兒功夫不建議上去。上去容易下來難,一不留神腳下一滑,小命可就不保了。

總而言之——

放眼望去全都是人!地上的,樹上的,山上的,入了城還有一堆擠在屋頂上的。

“萬——歲——”

精銳騎兵開道,人形屏障分列隊伍兩側。甲胄折射冰冷寒光,近乎實質性的肅殺之氣震懾庶民險些忘記呼吸,連額頭何時冒出冷汗也不知。這一切隨著沈棠現身而化解。

刺痛雙眼的寒光化成和煦拂麵的春風。

“吾主萬歲!”

隨著第一聲呐喊炸響,音浪裹著錚錚馬蹄聲響遏行雲,化作山風吹響樹葉,驚動飛鳥無數。一時間,所有熾熱目光彙聚一人身上。

“吾主萬壽無疆!”

一名老農雙手高舉啼哭嬰孩,隨著人群呐喊,直至聲音嘶啞。沈棠眸光落了過去,抬手做了個噤聲動作,人群逐漸息聲,直到風中隻剩嬰孩啼哭。她駕馭摩托上前:“這孩子瞧著還未足歲,老丈怎能將孩子帶來此處?”

老農努力壓製激動情緒,將孩子抱入懷中,隨後跪地長拜,幾近語無倫次,含淚:“隻盼孩子能沾得主上些許福氣,一生平安。”

這是他與老妻去年剛生的女兒,前麵養了六個不是夭折就是被強征去當兵送了命,老兩口孤苦無依,一路逃難至此才有了安定生活。本以為不可能再有孩子,沒想到老妻去歲老蚌生珠,他們又得了一個女兒。也許是年紀太大的緣故,孩子生下來有些體弱。

看了郎中不見好,有個雲遊老道說孩子命格太弱,若要順遂,最好能沾一沾有福之人的福氣。於是,他帶著乾糧抱著孩子徒步數天來到這裡,隻希望能離天子再近一些。

人群安靜無聲。

他們有些擔心老農驚駕喪命。

沈棠卻問:“那道人可有說怎麼沾福?”

老農根本不知道所謂雲遊道人是個輾轉各地行騙的騙子,騙子也沒告訴他怎麼做,麵對沈棠的提問,一時有些語塞。沈棠瞧出他的局促,笑著道:“不如賜個小名吧。”

老農大喜過望,抱著孩子再三謝恩。

領著“長壽”的小名千恩萬謝。

沈棠讓士兵將老農帶走——此地人群密集,還未足歲的嬰孩容易生病受驚。當下世道可沒沒兒科醫院,一點小病小災也能奪走孩子性命。沈棠還吩咐禦醫過去看看,萬一前腳賜名,孩子後腳出什麼問題,輿論會落人口實。

老農走後,無數人嫉妒到紅眼。

早知道還能這樣,他們也這麼乾。

不過沒關係,他們下次就有經驗了。

殊不知,沈棠已經將這個可能性堵死,不許大人將這麼小的孩子帶到這種場合。萬一人群擁擠一些,孩子可就沒命了。負責督辦此事的官員一邊賠笑一邊慌得四肢發虛。

他幾乎能預料吏部考核成績——這個老農是幫女兒沾了福,他今年的年終審評怕是懸了,辛辛苦苦好幾年,一次給他乾回了起點。

這個小插曲並未影響整體氛圍。

王都內外比過年還熱鬨。

祈善率百官迎接王駕:“參見主上。”

“元良快快起來!”

沈棠都沒給他拜下去的機會,直接虛扶著對方的手,那重視的架勢是個瞎子都看得出來。祈善一瞬不瞬看著沈棠,眼底泛著心疼道:“這兩年,主上在外征戰辛苦了。”

她瘦了,也黑了一些。精氣神沒記憶中那般旺盛,不知是舟車勞頓還是因為彆的。

哎,上一次釘釘朝會瞧著還很康健。

“我不在的這段時日,也辛苦元良以及諸位臣工。若無爾等儘心竭力,保得後方安寧繁榮,我哪裡能全身心在外打拚?”看吧,事業壯大離不開賢內助,而沈棠有一堆。

百官一開始還有些酸溜溜的心情,主上一回來就被祈善勾走全部注意力,滿心滿眼都是他祈元良。偌大王庭正常運轉難道是靠他一人?但沈棠這麼一問,怨氣瞬間消弭。

“臣等儘分內之事,不敢居功。”

主上記得他們功勞就好。

為祝大勝,民間歡慶三日。

沈棠這些社畜就沒這個福氣了,放假是庶民的快樂,社畜隻配加班。她這次趕回來也是為了備戰中部大陸,時間緊迫要趕的事情多。朝中百官連著開了兩天兩夜大朝會。

幸好百官多是文士武者,不然真吃不消。

趁著朝會空隙,饑腸轆轆的百官才有機會去享用廊餐。這兩日的廊餐水平可謂是近兩年巔峰,菜品之豐盛美味讓人咋舌:“光祿寺這批人終於知道正常人愛吃什麼了。”

“確信是光祿寺的問題?”

光祿寺官員表示自己不背這鍋。

禦史台的人插入話題,幽幽地道:“難道不是祈中書讓光祿寺安排主上愛吃的?”

主上時常與百官在廊下用食。

廊餐品質基本分成主上在和主上不在兩種,主上在的時候,光祿寺安排的菜肴酒水格外豐盛,品類豐富,主上不在的話,菜肴酒水就隻是正常水平,口味甚至有點奇特。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貓膩。

後者的菜譜跟祈善偏愛格外契合。

禦史台早就懷疑他“公器私用”,讓光祿寺安排的廊食都是他自己愛吃的,奈何手中證據不足,加之主上不在王都,祈善作為監國重臣,禦史台拿他沒辦法。要是跟他硬剛,保準第二天的廊食就有某些禦史最討厭的菜品。

哼,祈中書也是夠小肚雞腸的。

“咱們知道就行……”

“小事化了?如此是助長祈中書氣焰!”

“小聲些,萬一被祈中書知道了,小心主上出征之後,廊餐每一道菜都加胡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