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加效果,還搞“傳銷模式”——這個詞是徐解在沈棠工作日誌看到的——具體操作方式就是在冊庶民招攬一個不在冊的庶民來河尹定居,前者能獲得一鬥新米。
活動限時但不限量。
登記戶籍一舉突破八萬戶。
如今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嫋嫋炊煙。
徐解知道沈棠將河尹治理得非常好,但看了沈棠班底留下來的大量文書數據,才知道具體有多好。八萬戶啊,哪怕青壯比例不高,但也能湊一支數目可觀的兵馬。
待過幾年,在冊幼童長大……
徐解還隱約一個發現沈棠留下來的大手筆,或許是沒來得及銷毀文書,或許是根本就沒想銷毀——沈棠曾找借口讓各村村民,以村落為單位進行互相攻防演練戰鬥!
作為河尹的鄰居,天海竟毫無知覺。
徐解也是上任後無意間發現的。
一番細查——
他發現這些村民思想出奇一致。
更有裡正一身匪氣,理直氣壯地發言:【俺們除了河尹就沒有其他地方能去啊,歹人要是來了,不乾他祖宗十八代怎得了?一人不行就兩人,兩人不行就一村上!】
【誰搶俺們糧,俺們跟誰拚命!】
【去彆地方?連草根都沒得啃呦。】
不是一個村這麼想!
河尹郡內,全都這麼想!
偶爾還能看到大人農閒教導孩子如何三人為一組,一人進攻,兩人策應協助。乍一看像是在玩樂,但結合沈棠留下的筆劄——徐解心情複雜得像是理不清的毛線團。
若非沈君被平調,照這個趨勢,再有兩年,與河尹接壤的郡縣個個都要倒黴。
因為河尹能用的兵馬不止是那些青壯,而是八萬戶隨時捍衛田地糧食的庶民!
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優勢,天海又毫無戒備,怕不是首當其衝,被立典型。
因此,徐解非常清楚。
河尹比天海那幾家豪紳想象中更肥。
趙奉問他:“你打算如何?”
讓主公吳賢介入河尹?
這麼做,對得起吳賢卻對不起沈棠。
吳賢對徐解是好,但這種好是互助互利,徐解提供糧草銀錢供他發展。吳賢提升徐氏在天海的地位,享受到隱形的各種福利。而沈棠對徐解,稱得上“知遇之恩”。
因為商賈不得入仕的規矩導致徐解雖在吳賢帳下效勞,在王庭那邊依舊算白身。
沈棠被平調,第一反應就是舉薦商賈出身的徐解出任一郡之長,這也是她心甘情願被平調的條件之一!王庭這才應允下來。
關鍵是沈棠沒有圖任何好處。
知遇之恩,提拔之恩。
對於從懵懂時期就受到隱形歧視的徐解而言,那種觸動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徐解若縱容吳賢,讓出河尹實權,自己隻當一個有名無實的河尹郡守,沈棠那邊或許會選擇理解他的苦衷,但徐解自己能看得開嗎?這跟插了背刺沈棠一刀沒區彆。
如何能行?
徐解苦笑一聲:“……如今也是騎虎難下……隻盼著能兩全吧。徐文注始終是主公帳下僚屬,這一點從未變過,其他的……”
吳賢要錢要糧都行,徐氏家大業大供得起,唯獨不能要河尹,這是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