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仁者無敵(2 / 2)

末劫救世主 枟枟眾生 5587 字 8個月前

仁政,不敢當!這留給後人來論斷,就說我所做所為的背後目的吧!

第一,政府掌控國家經濟命脈,施行公共政策,不被財團掌控剝削百姓,受益於人民。

第二,削弱藩王實力,加強中央集權,減少戰禍,使人民不受戰爭威脅而能安居樂業。

第三,科舉的政策,提拔出身低微的人才,讓窮人翻身的機會,拉近貧富差距。

第四,加強了和西域諸國交流,讓彼此互相了解,從事經商旅遊與通婚,建立親屬融合,達成與鄰國的文明共融,因互相了解而共榮,就能減少對立。

“你所實行的中央集權,控製國家經濟,是被後人所爭議的政權。”穆坦琪道。接著說“但是可貴的是,其背後為人民著想,真是用心良苦。”

“嗯,接下來有請秦始皇發表。”老者道。

“大家通常對我的看法,是統一天下,修築長城,焚書坑儒的暴君。”秦始皇語氣平和說道,接著說“其實背後的我,有很大的思考與藍圖......”。

“請說明。”老者道。

統一大業·秦始皇——

“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就是溝通不良所造成的。”秦始皇說道。

“對!沒錯。”穆坦琪說道。

秦始皇

統一法律。

以秦國原有的法律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頒布統一的法律。

“是的,法律是人與人相處的基礎,是每個人的遊戲規則。”穆妲琪說道。

統一文字。

讓不同地域、不同方言的人,可以共同閱讀一本書,而彌補了方言帶來的溝通障礙,消除小國與小國之間的分歧。

“嗯,能相互了解,也可以讓文化得以繼續傳承下去。”穆妲琪說道。

統一貨幣和度量衡。

便利了各地商品交換和經濟交流,活絡全國經濟互通有無,讓人民生活質量提高。

以度、量、衡為單位標準,淘汰彼此不合的製度,不會有偷斤減兩的事件,使人民有規矩可循,才不造成長期的糾紛,讓經濟增長,人民過上富足生活。

統一交通道路。

我們是以馬車為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馳道實行「車同軌」,車軸距離一律改為六尺;馳道均寬五十步為標準,讓一部馬車暢通全國。

“以鹹陽為中心,向四麵八方伸展的馳道,好像我們現代的車子的車軸與高速公路線道距離一樣。”穆坦琪補充說道。

秦始皇說道你有做功課,非常了解。接著說

接著說統一的倫理道德。

男女之間以禮相待,男主外,女主內,各儘其責各儘本分,讓小孩從小教育長大後不失禮,給後代樹立好的榜樣。

“秦始皇,你也總結自己的「仁政」?”穆妲琪說道。

“大家都說我的執政是「暴政」,還談得上「仁政」”秦始皇自嘲說道。

“哎呦!秦始皇沒想到你先調侃自己,不曉得你是這麼風趣的人。”穆坦琪驚訝道出。

秦始皇說道好吧!就談我的初心吧!

要建立的全新的政治、文化和經濟製度,就必須要有開創性,就不能隻顧少部分人民的反對,而不推行下去,隻要是對人民與國家有利的,就必須貫徹執行排除萬難。

“所以你冒著汙名,也要堅持理想,完成大業?”穆妲琪說道。

秦始皇繼續說

「統一天下,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法律、車同軌、道同距。

修建長城,修建靈渠即(運河),這些都是國家重大工程。

沒有這些基礎建設,所有的理想都是空談。

實行起來一定會造成部分人民的損失,但為了創造新的國度,就必須堅持不懈。

“仁者,不為個人名譽而犧牲大眾福利。”老者摸著胡子說道,接著說“有能力者,就必須把握時機做對的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