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迎親(2 / 2)

簡單寒暄,兩邊分從大門兩側入內,繞影壁,穿前院,過遊廊,徑直來到了正堂。

自英國公張維賢以下,府上有身份之人,皆已等候多時。

擔任執事的劉有福,將大雁與書信禮物送到了周延儒的手中。

周延儒上前,與擔任主婚人的張維賢走流程。

說什麼話都是有既定規定的,說完之後就將大雁禮物書信,交給了張維賢。

到了此時,男方的程序基本上走完,接下來就是女方的事兒了。

張維賢帶著大雁書信去了家祠,告知祖先,旋即卜筮。

“吾有孫女名喚晚秋,嫡子之嫡長女...”

又是一套流程走完,接著他就將寫有張晚秋生辰八字的金紙塞入回信之中,雙手交給了擔任媒人的周延儒。

至此,男方暫退至院中,等待迎接新娘。

“秋娘。”張秋娘的母親朱氏,用手中的細棉線為女兒開臉“嫁過去之後,要好生持家,服侍夫君...”

說著說著,忍不住的落淚。

天下父母送女兒出嫁的時候,大體上都會傷心難過。

“娘。”俏臉上帶著精致妝容的張秋娘,保住了朱氏落淚“女兒舍不得你。”

“大喜的日子,莫要哭。”朱氏抹了把眼淚,將女兒扶起來“還好不是遠嫁,都在這京城之中。你夫家那邊也沒個長輩,無需去立規矩吃苦頭...”

古時對女子壓迫極甚,尤其是女子之間更是手段齷蹉,恨不能將自己曾經吃過的苦頭,千百倍的落在新人身上。

新婦嫁人之後,就要在長輩婦人麵前站規矩,通常一站就是半天一天的,腿都腫了。

經曆過這些的朱氏,心中歡喜的是,陳然這邊沒什麼長輩,女兒過去就是當家做主還不用受欺負,這也算大好事了。

“行了行了。”朱氏起身,拿起了梳子為女兒梳頭,此為三梳禮。

梳頭的時候,自然是要說些吉

利話與教誨,例如早生貴子什麼的。

這方世界裡,嫁人之後有兒子與沒兒子,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張晚秋想起嬤嬤私下裡拿給自己看的插畫書,俏臉上滿是紅暈。

‘這生孩子的過程,好生羞人~~~’

梳洗完畢,朱氏拿起一團大紅扇子塞給了女兒“去拜彆你父他們吧。”

來到堂中,張秋娘雙手張扇,用以遮麵。

向著父親張之極,祖父張維賢,哥哥張世澤以及一眾英國公府上的長輩們行禮告彆。

這一拜,從此之後就不是張家的人了。

“秋娘。”眾人紛紛送上祝福話語後,張維賢最後開口“既已嫁為人婦,就要以夫君為尊。日後無論你夫君行何等事情,都要夫唱婦隨。此言,你一定要牢記心中。”

張維賢目光老練,自然能夠看的出來,心懷大誌的陳然,日後要麼是嶽飛,要麼是魏武。

他在提點張秋娘,無論陳然做什麼,都要牢牢的站在他身邊。

唯有如此,方可在關鍵之時拉娘家一把。

朝秦暮楚的夫人,是得不到夫君支持的,說話自然也就沒了份量。

正堂之中這麼多人,唯有張世澤能夠聽懂言外之意。

至於張秋娘,卻是懵懵懂懂沒能明白。

無所謂,以後自然會有人告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