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懿安皇後 (感謝盟主?餘餘)(2 / 2)

各地焦頭爛額,哪還有心思來討伐陳逆。

反倒是北直隸,山西,遼地各處,在這殘酷的小冰河期裡,今年卻是罕見的風調雨順。

最近的地方,山東今年爆發了大洪水,德王與山東布政司焦頭爛額。

遠一些的南直隸,金陵地震,南京朝廷全體拉垮。

其餘各地旱災大雨乃至於海嘯時有發生,亂的不成樣子。

沒有漕糧運來沒關係,分田之後百姓們的生產積極性被激發,又有大都督府出借的馬匹耕地,各種農具免費使用。

不再有建奴蒙部的劫掠威脅,不再有青天大老爺與胥吏們的盤剝壓榨,今年的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

陳然降低了征糧標準,讓百姓們手中多些餘糧,多喘口氣。

接著又用拷餉而來的海量財貨,以平價向百姓們購買糧食,讓堆積如山的財富流通起來。

流通起來的銀子才是財富,堆在那兒的隻是銀山。

有了足夠多的糧食,南邊各行省的商人們,也不懼危險的過來做生意,銀子銅錢也隨之流通起來。

肉眼可見的,京城內外的生存環境與氣息,迅速好轉,甚至有了一絲欣欣向榮的意思。

日子好過了,閒言碎語也隨之多了起來。

天子腳下,本就以大嘴聞名天下,什麼都敢說。

像是太上皇其實已經被大都督給害死雲雲

,成為了最近的焦點話題。

畢竟已經好幾個月都沒有那位年輕太上皇的消息,據說連禦醫都見不著人。

憂心忡忡的太康伯張國紀,聽不下去這番看似言之鑿鑿的討論,黑著臉起身離開酒樓。

來到街旁上了馬車,囑咐車夫“去午門。”

紫禁城,懿安皇後寢宮。

“父親,許久未見,最近身子可還安好?”容顏美豔的張嫣,歡喜的招呼太康伯“來見女兒,可是有事要說?”

自從崇禎皇帝退位成了太上皇,懿安皇後這兒就尷尬的。

太後得是皇帝的母親,無論是生母養母還是後母都行,可張嫣卻是太上皇的嫂嫂,這身份如何定義就成了難題。

而且大都督從未關注過這件事情,朝中專門搞這些繁文縟節的官吏們,基本上都坐上了東廠大牢裡的直通車去了地府,張嫣的封號居然一直都未曾改變過。

她現在的封號,還是懿安皇後。

弟妹都成太後了,她還是皇後~~~

“臣最近聽聞了些許傳言,夜不能寐。”

太康伯張國紀是外戚,爵位不能繼承,死後除爵的那種。

與周奎那等貪婪的外戚不同,秀才出身的張國紀有文人風骨,敦尚儒雅並未做過什麼惡行。

就連家中財貨,也都是俸祿與大明通行的各種孝敬。

曆史上李自成入京之前,崇禎皇帝要求勳貴百官獻銀充當軍餉。

這其中出銀子最多的就是張國紀,掏出來足足二萬兩銀子,差不多掏空了多年的俸祿與孝敬。

也正因為如此,他也成了勳貴之中罕有的,能夠從東廠大牢裡活著出來的存在。

陳然拷餉也是有底線的,隻拷不義之財,正常的俸祿還有冰炭孝敬不算。

當然了,孝敬什麼的以後也沒了。

“臣聽聞,太上皇駕崩了?”

“什麼?!”張嫣掩嘴驚呼,好看的杏目浮起水光“什麼時候的事?”

“你不知道?”張國紀詫異莫名“你就住在宮中,怎會不知?”

“上次陛下試圖出宮。”張嫣搖頭“被攔下來後,西廠提督就加強了宮中管製,碎嘴說傳言的都要挨罰。女兒整日裡不出寢宮,自然什麼都不知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