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官是為了施展自己的抱負,是為了讓天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變,是為了與對頭們死磕,是為了遊山玩水...
緣由很多,可唯獨不處理政務。
如此一來,政務多落入吏員之手。
這些小吏看似微末,可貪婪卻是突破天際,對百姓們的傷害也是最為深刻。
至於樞密副使(同知樞密院事),前任的副使是王襄,他運氣不好被落職,現在是由已經出了汴梁城的童貫遙領,掛個名。
所以這大宋最高軍事統帥機構裡,真正發號施令的成了樞密院都承旨的趙明誠。
趙明誠對軍務的興趣,遠遠比不上對金石的喜好。
他幫陳然在樞密院內混了個差遣,主要就是幫他處理公務。
當陳然帶著武鬆大搖大擺的走進樞密院的時候,進進出出那麼多的人,沒有一個表示異議的。
甚至有之前認識的人,還會主動打招呼。
來到趙明誠的辦公室,武鬆滿臉都是詫異“這就是樞密院?這防備也太鬆懈了些。”
在他的印象裡,樞密院這等軍機重地,自當是比白虎堂還白虎堂才是。
可自己這個外人,居然如此堂而皇之的一路入內,這實在是...
“現在的朝廷就這樣。”陳然在書案後坐下,伸手研墨鋪紙“都忙著爭權奪利,忙著搞黨爭,忙著弄財貨。彆的事情,沒人管的。”
武鬆氣憤“這等朝廷,不要也罷!”
“我們不就是在做這件事情嗎?”陳然笑著提筆,迅速寫下了一份調令。
寫完之後,取出幾枚官印分彆用印。
武鬆好奇的上前,卻是愕然見著陳然手裡拿著的居然是樞密使的印!
“西府相公不辦事,可事情終究是要去做。”陳然笑著將印收起來“他們就乾脆將印都放在一起,給辦事的人去用。如此一來,就省的辦事的人不斷的去尋他們用印。”
“這可真是...”哪怕是武鬆,得知此事也是咂舌“諸位相公們,簡直就是兒戲!”
“正是如此。”
陳然吹乾墨跡“所以能辦事的蔡京,方能一路扶搖直上。”
他將手中的調令遞給了武鬆“速去青州,將兵馬帶過來。”
“領命!”
大宋的文官們忙著內鬥黨爭,武將們都盯著平定東南的戰功,官家則是依舊在玩他的平衡之策。
根本就無人注意到,從京東西路那邊,有一支人數上萬的兵馬,正在奔著東京城而來。
沿途州縣見著武鬆拿出來的調令,大都直接略過不提。
少部分有責任心的,會發公文去東京城,查詢核實此事。
這些公文,全都送到了樞密院,送到了陳然的案頭。
兵馬調動歸樞密院管轄,送到這兒自然沒錯。
隻不過,樞密使整日裡忙著在朝堂上爭權奪利。
樞密副使跑去江南打仗去了。
樞密都承旨更乾脆,連班都不來上。
這些文書入了陳然的手中,自然是起不到絲毫的作用。
他會很認真的給這些州縣回公文,表示這是樞密院的正常軍事調動,爾等無需過問。
大批兵馬就這麼無驚無險的來到了東京城外,甚至沿途的吃喝住宿開銷都由樞密院報賬。
這可是許多精銳兵馬都享受不到的待遇。
沒辦法,陳然自己寫自己報賬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