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唄,剛好聽說,那邊有個小問題,大家集思廣益。”謝嫻不在意的擺手,招呼幾人一起去。
遇見問題自然是,工程師越多解決的越快阿!
幾人忙跟上,看著紅衣女郎,大步向前的背影,幾人心中微微有些激動。如此心性的女郎,真是難得。
待走到眼前,才看見指揮眾工匠的管事竟然是個女子,柳瑩不施粉黛,用素帕子包著頭,身著短衫,若不是看她那瑩潤的小臉,和頭上的發髻,都看不出是女子。
見他們過來,柳瑩也隻是點點頭。她盯著巨大的筒車中心,裡麵有著密密麻麻的機械齒輪,下麵的腳架上,幾個匠人正在忙碌。
柳瑩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麵前的筒車和圖紙上。幾人低聲討論,謝嫻自然而然的插進去,“我覺的這個還是做的小了。”
“可我們前麵已經試過了,小的也不行。”柳瑩忍不住反駁道。
“那就更小一點,試試。”
謝嫻提議,柳瑩沉思片刻,點頭同意,眾人忙碌起來。“女君,我們這進度太慢了!”柳瑩有些自責。
當初女君拿出圖紙的時候說的好好的,月餘就能出成品,結果都快到一個半月了,核心機輪還沒調試好。
“無妨,上次和你說的遊標卡尺,你們做出來了沒?”在這個沒有工業機床的古代,所有東西都靠手搓,精度差點可以理解。
“做出來了,但是刻度還是有誤差。”
“那就繼續,做好模板,保證每一把刻度一致,要不然後麵批量出貨的時候,對接不上就難受了。”謝嫻隻能保證,自己地盤上的刻度保持一致。
後麵墨家幾人,對謝嫻兩人討論的問題插不上話,但她們說起刻度的時候,幾人眼神都亮了。
這個他們熟啊!一法度衡石丈尺,各地的尺子,包括前朝的刻度寸、尺、丈各地區差不多,但往小的忽、毫、埃、等長度,就各憑緣法了。
沒等他們說話,謝嫻讓開身位,指著幾人介紹道:“這是墨家巨子,楚墨,這是墨家五傑.......”
幾人相互見禮之後又道:“若有什麼難題,可相互探討一番。”她主要是好奇這個時代的墨家。
既然都能造出墨方這等精巧之物,對於小物件的製作,和測量定然有過人之處。
柳瑩眼神微亮:“墨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