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意琳雜誌(1 / 2)

大明1840 三十如虎 4343 字 8個月前

應天城內,大明日報的總部內成立了大明的第一本雜誌書刊。

按照朱良均的要求起名為《意琳》。

該書刊主要是在合作國普魯士發售售賣給普魯士人,同時也開始準備向簽訂和平條約後的俄羅斯售賣。

大明日報的負責人對負責《意琳》的工作人員和編輯們著重強調。

“一定要給我好好寫,要讓那群白皮豬們看見後就對大明生出向往和崇拜。

總之讓他們看了之後就覺得大明的空氣都是香甜的,明白嗎?”

“什麼樣的都能寫嗎???”新任的編輯費凡抬手詢問。

“沒錯,把大明編寫成歐羅巴人向往的社會,編寫成人類文明的燈塔。”負責人點點頭。

“那我懂了,馬上就有了。”

“大明的百姓非常喜歡看書,大街上的行人們,人手一本書,所有人都在探討書籍中的知識,企圖為世界人民帶來吃得飽,穿的暖的生活。”

負責人聽了這話差點沒笑出聲,出於職業操守,他還是強忍著控製了下來,然後拍桌子說道“說得好!立刻登在雜誌上!”

一個月之後,大明在普魯士正式開始發售《意琳雜誌》。

雜誌的第一頁就是“大明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鬥。”

單憑這一頁就深深吸引了不少普魯士人,不少人來到書亭來買《意琳雜誌》想要通過這本描述大明的書刊了解一下這個新合作的亞洲國家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不少人被這本書的第一個故事給吸引住了。

《高素質的大明人》

“在大明,所有人做事都會十分有素質。

你在餐廳用餐之後,所有的餐盤都會洗刷高達七遍,隻為確保讓每一位用餐者有乾淨的環境。

走在大街上,所有人的臉上洋溢著笑容,不管你是不是陌生人,見麵問好是每一個大明人與生俱來的禮儀。

大明的孩童從小就喜歡念書,他們致力於為人類科研做出貢獻,希望能夠幫助全世界,一起和大明共同繁榮昌盛。”

《愛護小動物的大明》

“在大明,曾經有一棟大樓發生了火災,消防員把人群疏散之後,一隻陪伴了68歲高齡老奶奶6年的貓咪還沒有從著火的大樓裡救出來。

消防員為了不讓老奶奶傷心,便奮不顧身的衝進大樓拯救小貓,延誤了最佳的滅火時間,這也導致了旁邊的兩處建築也被燒毀,不過萬幸的是,老奶奶的貓成功救了下來。”

普魯士人看著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後彼此互相看了看,他們的目光中充滿了對大明的驚訝。

“這是真的假的?大明這麼人性化的嗎???”

“這也太好了吧,我在普魯士累死累活一個月也就那麼幾個馬克子兒,在大明一個月最窮的人也能掙二十兩白銀啊。”

有些讀上頭了的普魯士人看著這些歌頌大明的故事後一個個都對大明生出了向往之心。

活了大半輩子才勉強混到溫飽,在大明的百姓家裡,人家已經對肉沒有追求了,都開始講究健康養生的飯食了,真是讓人們好生羨慕啊。

一天的時間,柏林城內剛發行的雜誌就賣了個一乾二淨。

雜誌社的員工們紛紛舉手慶祝,他們沒想到胡編亂扯出來的竟然能讓這麼多人看,還有這麼多人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